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電??題:中國農科院作科所加快人才發展推動科技創新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于文靜
“國家作物種質庫每年要新入庫約1萬份種質資源,庫里還有大量資源有待精準鑒定,如何排出優先序?”
“小麥-玉米豐產與減排耕作技術體系如何實現減排?”
“今年小麥品種測試,你有多長時間是在田里?”
……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舉行了一場科研業績考評報告會。3年前入選作科所青年人才的科研人員,報告了完成的目標任務。來自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等單位的專家現場提問并打分。
“種業科研具有周期長、量化指標少、公益性強等特點,不能唯論文、職稱、學歷、獎項等評價標準,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科院作科所所長錢前說,要根據不同科研人員的不同研究情況進行分類評價,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評價體系。
保障糧食安全,穩產增產根本出路在科技。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
中國農科院是農業科研國家隊。中國農科院作科所黨委書記劉錄祥表示,未來三五年將是全所人才隊伍新老交替的密集期,培養具有“三農”情懷、熟悉農業生產現實需求的青年領軍人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要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推動種業人才“能干事、干成事”。
據了解,作科所統籌推進科研、管理、支撐、轉化四支隊伍發展,逐步完善人才培養制度;構建了20個創新團隊,推動戰略科學家、領軍人才、青年人才培養;出臺30余項配套措施,形成獎懲并舉、保障有力的人才工程體系;從國際知名種業公司引進人才,推動玉米科研優勢力量整合和聯合攻關。同時,對從事種質資源收集保存等基礎性工作的一線人員,予以傾斜支持;實施青年啟航計劃,鼓勵原創性研究。
近年來,作科所科研人員在種質資源保護、遺傳基礎解析、育種技術創新、重大品種創制與推廣應用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進展,以實踐將論文寫在大地上。
“國家為全面推動種業振興營造了良好環境,我們要加快打造人才創新高地
(責任編輯:張家華)
- 全球播報:貴州大方:非遺傳人高光友獲“貴州工匠”稱號
- 世界通訊!用包裹著火焰的詩句,撫平時光的皺紋|“娜夜詩選”首發
- 2000千克是多少噸?1噸等于多少磅?
- 含“相接”的成語有哪些?人山人海出自哪里?
- 描寫潮水的四字成語有哪些?悶雷滾動近義詞都在這兒!
- 中國最嚇人的一本古籍是什么?為什么現在中醫不學本草綱目?
- (V面日報11.15)彩虹醬哇、鈴宮鈴、阿薩獲漲粉、營收、人氣榜榜首
- 干燥劑怎么重復利用?與壓片型干燥劑類似的干燥劑有哪些?
- 世界微資訊!疫情午報|31省區市昨日新增1.9萬余例,詳情匯總
- 環球今日訊!國內旅游市場再迎利好 出行信心恢復仍需時間
- 焦點精選!2022“閱讀北京·十佳優讀空間”評選結果出爐
- 全球新資訊:衢江區“一庫一策”動態清零病險水庫
- 世界熱文:安化縣退休交警給村民送頭盔
- 每日熱文:?衢州“烏引”建設高速互聯“智能引水網”
- 速讀:黃山風景區探索"信用游" 能否成旅游業趨勢?
- WTA發布明年1至8月賽歷 澳網農歷春節期間舉行
- 每日速讀!女生“順”走養殖園一只兔子,江山市賀村第一小學順勢推出“動物領養制”
- 環球動態: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醫療美容機構專項檢查
- 熱資訊!上海迪士尼樂園酒店將于11月17日起恢復運營
- 12.32%!前三季度衢州規上工業產值實現兩位數增長
- 世界微資訊!觀治湖工程,憶艱苦歲月——記爛泥湖治理工程紀念館之旅
- 今日快看!衢州市碳賬戶金融亮相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 天天觀熱點:世界杯:民宿包小院看球 影音房預訂增長超1倍
- 【環球播資訊】益陽南縣:推進集體經濟商標注冊,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 全球今日訊!11月新基發行名將掛帥同臺競技,嘉實姚志鵬領銜“積極配置”
- 【世界聚看點】識帥|兒時替體育老師上課 米赫涅維奇一直夢想執掌波蘭隊
- 世界最資訊丨識帥|功勛老帥馬蒂諾 期待帶隊首次突破16強
- 世界觀點:祝賀!谷神星一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 世界熱消息:年內并購重組過會率近九成 是否符合宏觀政策成關注新焦點
- 【天天新視野】中國睡眠經濟市場規模超4000億 先聲藥業引進全球抗失眠創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