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每日資訊:國內首個系統化舊碼頭改造項目又進關鍵一步!

      發稿時間:2023-07-04 15:02:43 來源: 中國網?東海資訊

      近日,隨著上游一萬噸碼頭最后一根樁順利施打完畢,三航局上海港羅涇港區集裝箱碼頭改造一期工程項目碼頭主體區域水上沉樁任務全部完成,比節點要求提前13天,為9月底完成碼頭上部結構打下堅實的基礎。

      羅涇碼頭項目位于長江口南支河段南岸、上海市寶山區羅涇地區境內。項目改造后,將形成2個7萬至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預計可容納超2萬個集裝箱箱位,提供600萬標準箱的年吞吐量。

      該項目為國內首個系統化舊碼頭改造項目,改造主體區域需要沉樁2088根,其中800余根處碼頭老結構區域,“碰樁”風險極大。碼頭長400米,寬115米,“寬短”的碼頭形態使得無法使用多條打樁船同時作業,需要以4個流水線“分層”逐步沉樁,工期壓力極大。碼頭施工區靠近長江主航道,地質惡劣,潮汐多變,船舶來往頻繁,安全管理難度極大。


      (資料圖)

      運用新技術解決沉樁難題

      羅涇碼頭項目作為一個改擴建項目,施工需要在老碼頭的基礎上新建碼頭,如何在水底交錯縱橫的老舊樁基中精準打入新樁就成為了項目部首要解決的難題。

      為此,項目團隊翻閱了大量資料,最終采用了工前激光雷達掃測的定位技術,收集了老樁的樁位、斜度、扭角等實測數據,輔以BIM建模,用3D碰樁模型驗算指導該部分新建碼頭的沉樁,并充分考慮現場打樁偏位,樁身變形等影響,使新老樁基精準穿插,克服了這一困難。

      合理規劃船只追趕施工進度

      解決了精準沉樁問題,項目團隊卻又因為施工進度緊張、作業空間狹小等問題,隨時面臨著施工節點無法逾期完成的后果。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項目施工技術團隊科學籌劃,倒排工期,充分利用船機設備,靈活穿插各分項施工。同時,項目部還特別成立了現場聯合調度指揮室,將施工區域劃分為三大板塊,根據施工任務計劃,安裝,時間節點等因素,精準把控每一條船機位置信息,錯位施工,實現了在高峰期時同時指揮5艘打樁船進行打樁作業壯觀景象,跑出了“羅涇速度”,提前13天順利完成了全部水上沉樁作業,獲得業主高度贊譽。

      成立巡查小組狠抓質量安全

      為了保證沉樁作業期間的施工質量安全問題,項目團隊始終以“提升安全意識,強化安全管理,創新安全載體”為核心,成立安全質量巡查小組,按照工程施工流程對沉樁作業進行了嚴格審查。

      施工過程中,項目部施工員全程監管,對現場施工準備、施工流程等進行要點分解和詳細交底,保證施工安全;測量組全程對每一根樁復測核實,同時在沉樁過程中進行大應變檢測,保證施工質量。同時,設置警戒船、標識船等功能性船舶,提醒過往船只注意安全,有效保障了項目施工進度安全可行。

      下一步,項目將全面進入碼頭上部結構作業施工階段。項目建成后,將成為繼洋山深水港區之外,長江航道上首個“超大型、智慧型、生態型”集裝箱港口,為上海港的對外貿易和經濟發展提供堅強后盾。(王一坤)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