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希望在心里萌芽 曙光在田埂上跳躍

      發稿時間:2023-05-30 20:57:58 來源: 中國網?東海資訊

      ——話說鳳慶縣農業產業發展創新之路

      話說云南的天空藏著世間最美的東西,云南的土地孕育了最樸實善良的云南人,云南也是大自然塑造最好的作品。趁年輕,我們一起去看看云南吧!去看看四季如春、風景秀麗、晴空萬里的鳳慶縣,從一個小視角,去體悟鳳慶家中的功夫茶文化,去見證云南山區由無到有的鄉村振興史的輝煌!


      (資料圖)

      一、話說鳳慶縣域

      鳳慶縣,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東經99°31′~100°13′,北緯24°13′~25°02′,瀕瀾滄江兩岸。北與保山市昌寧縣、大理州巍山縣接界,東與大理州南澗縣、臨滄市云縣交界,南與云縣、永德縣接壤,西與昌寧縣毗鄰。縣境東西最大橫距59千米,南北最大縱距91千米,土地總面積3323.78平方千米。

      鳳慶境內河流屬瀾滄江、怒江兩大水系,其中瀾滄江流域境內面積占全縣總面積的57%,怒江流域占43%。境內水資源總量21.72億m3,水域面積8886.4公頃,濕地面積9837公頃。瀾滄江從西北入境,由東南出境,穿過縣城北部,過境長度59.4km。除瀾滄江、黑惠江外,長度5km以上大小河流168條,其中:瀾滄江流域152條,怒江流域16條。區域內小河流較多,主要河流為瀾滄江、黒恵江、迎春河、順甸河、雅瑯河、忙娃河、南糯河、老街河共8條。

      二、話說鳳慶茶道

      特殊的山區地里氣候,造就了普洱茶的品質,也造就了普洱茶文化的發展。一杯濃茶,一份情,一壺滾水,一家人。

      “進來家里坐,來喝杯茶。”這是鳳慶特有的待客之道,也是村民的口頭禪。走進村民家中,圍繞著火爐坐下來。在云南鳳慶的百抖茶(也稱土法功夫茶),顧名思義,因其制作頗費功夫而得名。有客至鳳慶人家,主人就會一邊燒水,一邊將小茶罐放于火塘里預熱至一定火候,即放入茶葉并快速抖動,以讓茶葉在茶罐里翻騰。從茶葉發泡至微呈黃色,需有節奏地抖動上百次,直到濃郁的茶香撲鼻而來時,即沖沸水入罐(注入部分水,不滿罐)。這時罐內發出嚓嚓聲,茶湯化作茶沫、茶泡罩在罐口上下漲落,如此反復沖入沸水三、五次,至茶湯不溢出罐口為限,這茶香四溢的百抖茶就大功告成。

      百抖茶的功夫在于一個抖字。抖是百抖茶的關鍵,抖時罐始終不離火苗,且要不緊不慢地抖,以讓茶葉在罐中受熱均勻,既不焦,也不夾生,這樣制作出的百抖茶才能剔其澀苦味,而入口香氣四溢,舒心爽口。鳳慶百抖茶既是當地農村喜聞樂見的傳統飲茶方法,又是當地群眾用以治病的土方良藥。

      三、話說鳳慶鄉村農業發展

      特殊的山區地理氣候,造就了農業發展的艱辛,也造就了人們對對幸福生活追求的堅韌品質。

      很多人想到云南,首先想到的是鮮花。其實鮮花只是眾多農業一個縮影。山區經濟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持;產業規模發展,繞不開烤煙種植。開車馳騁在蜿蜒盤旋的公路上,迎面而來的是陣陣泥土的芬芳,眼里裝著滿滿的期盼。在隨處可見的黑色薄膜下面的烤煙,是這里人們的希望。煙農們忙忙碌碌趁著春日進行移栽,春風行萬里,處處將希望的種子灑遍整個山崗,將煙農的歡聲笑語帶給天空,綠油油的山崗,整齊排列的梯田,肥沃蓄水的紅土地,這些都是百姓希望萌芽的地方,這些也是鳳慶縣“致富”的種子,是政府和煙草公司努力的希冀。

      回顧鳳慶縣的歷史,那是一個貧窮山區翻天覆地,脫貧攻堅的奮斗史,這其中有政府實地調查,征求民眾意見,思考創新發展的努力,有煙草公司建設水源,回饋百姓,致力于鄉村建設的成果,也有村干部嘔心瀝血,兢兢業業的堅持,但更多的是煙農勤勞勇敢,脫貧致富的奮斗。在鳳慶這個貧困的山區,山高坡陡,降雨量少,時間晚,當地百姓有求富的心,也很勤奮,但是卻一直苦于找不到致富的辦法和路子,直到抗旱坑塘的建設,改變了傳統的種植思維,給致富的黑暗帶去一點點光輝和火焰。

      鳳慶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海拔高坡度陡,干旱缺水是常態。大家集思廣益,多次實踐,終于找到了自己的致富路子,那就是實施全縣上下圍繞移栽最佳節令。面對常態化干旱的現實,鳳慶全縣上下圍繞移栽最佳節令,提前謀劃作為,連片布局統一組織實施抗旱蓄水工作。

      集思廣益的辦法,大家一起實踐,遇到困難,大家一起想辦法克服。土地缺水,就挖水坑,周圍用塑料布坑塘,以便于下雨天蓄水儲水。夢想終究不會辜負汗水,果實也終將因陽光變得甜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2023年全縣共修復老坑塘3176個,埋設引水管道130件261公里。為抗旱移栽,從2005年至今,煙草行業累計投入6.2億元,項目類型涵蓋水源工程、項目區煙水機耕路工程、高標準項目區工程和農機等各類設施。項目的投入最大限度的保證農作物成活,也保證了農民收益,保證了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

      移栽前煙區內坑塘水池水窖累計蓄水17.84萬方,為搶抓最佳節令,集中抗旱減災,打牢用水基礎。截至3月30日,整地面積完成44166畝,占比59.7%,同比增長13.2%,截至4月15日,整地面積完成61534畝,占比83.2%,同比增19.1%,4月30日,全部完成整地面積工作。我縣規劃育苗點30個,在上年減少九個的基礎上,高標準建設提升育苗點八個,累計建成10339個育苗9176.8萬株,可供大田移栽面積7.66萬畝,其中畝下苗4.6萬畝,占60%。

      移栽是需要搶先,時間短需迅速,3月1日開始播種,4月5日播種結束,各育苗點按照移栽計劃倒排播種梯度。嚴格落實壯苗培育技術標準,為大型移栽供應足額是鱗狀苗夯實基礎,在做好備水,備耕,備苗的基礎上,全縣以優化服務,降本增效為目標。盯緊節令強化組織,全面落實整地,理墑,打塘驗收合格。100%集中配送煙苗制度,為快速推進集中移栽打牢基礎,充分利用網頁宣傳傳播快的優勢,以“紙質+展板+網頁”的形式將今年煙葉價格,煙用物資成本及技術標準等內容向廣大,煙農宣傳到位。

      各煙站通過集中培訓,走村入戶的方式,將全年煙葉生產的工作思路,重點措施及時向煙農培訓講解。截止目前,全縣共召開培訓會223場次,參訓人員達7772人次,高標準,高質量,高規格,層層打造好標準化縣鄉村技術員,四級示范樣板,充分發揮樣板田標準化生產技術措施落實帶來的增產增收,示范引領,輻射帶動效應。推動全縣煙葉生產整體水平全面提升,截止5月15號,全縣全面完成7.4萬畝大田移栽工作,4月15日到5月4日,移栽58331畝,占比78.8%,同比增28.5%,江里片區100%膜下苗。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日是忙碌的季節,也是種下希望的季節,是成就夢想的季節。話說,鳳慶的變化,我們沒有想到,當地百姓也沒有。趁著春意盎然的季節,我們去喝煮沸的功夫茶,去在希望萌芽的地方埋下自己理想的種子!(羅家華 李宇)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