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全球焦點!回歸保障本源 融資性信用保證保險助力金融普惠

      發稿時間:2022-10-25 16:41:01 來源: 中國網?東海資訊


      (資料圖片)

      融資性信用保證保險是由保險公司為借貸、融資租賃等融資借貸合同的履約信用風險提供信用擔保的一種保險,以融資借貸合同的履約信用風險為保險標的。其實,融資性信用保證保險是“融資性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的合稱。

      融資性信用保險是債權人為避免債務人不能按約定還款的風險,而主動去投保的一種保險,由債權人進行保費繳納。保證保險則是債權人為了規避風險,要求債務人先購買保證保險作為擔保,如果債務人不能還款的話就需要保險公司代為賠付。

      近些年來,融資性信用保證保險行業規模伴隨著普惠金融的發展快速擴大,在帶動普惠金融創新的同時,行業內個別保險公司信保業務風險程度也不斷嚴重,甚至出現信保業務經營不善的情況,但不能因此而否定這一業務機制和功能的價值。

      2020年以來,銀保監會不斷警示違規行為,逐步完善制度政策,包括《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前管理操作指引》、《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后管理操作指引》等,細化監管要求,持續規范信保業務經營,防范風險。

      整個信保市場潛力還是非常大,所以從長期趨勢看,深耕融資性信用保證保險業務很有必要,增強風險控制能力,去審慎經營和拓展信保市場。在當前政策趨嚴的環境下,為了真正服務普惠金融,發揮銀行和保險聯動的效應,只有自身資質過硬的保險公司,才能保證融資性信用保證保險業務良性循環、風險可控。

      根據銀保監會下發的《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經營信保業務的險企必須接入央行征信系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接入央行征信的保險機構包括8家,分別是平安財險、中國人保、眾安保險、陽光保險、華安保險、大地保險、中國信保以及太保產險。

      在融資性信用保證保險業務中,保險公司在保險事故發生時,按照保險合同約定負責賠償。因此,保險公司需要對借款人的信用風險做專業評估,建立并夯實風險管理制度。

      風險管理是金融機構的生命線。以平安產險為例,在風險管控上,平安產險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風險管理架構,包括核保管理、保后管理、監控預警在內的完整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在風險管理實踐工作中各司其職、相互輔助,并依托先進的科技技術、大數據分析模型等方式進一步優化風險管理,確保業務穩健經營和良性循環,實現高度自動化的核保決策流程。核保規則部署在系統中,實現了高度“自動化、標準化、系統化”的評估流程。

      近些年宏觀政策上,國家號召金融企業助力小微企業恢復產能,解決融資難問題;行業需求方面,國內信貸市場快速發展、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個人消費融資增信需求旺盛。消費信貸和小微企業信貸的快速發展為銀行拓展新用戶、擴大信貸業務規模提供了海量空間,面對小額、分散的人群,融資性信用保證保險由于具有融資增信的作用,成為助力銀行服務近優級人群的最佳手段之一。隨著監管規范逐步落地,行業發展也更為規范,回歸風險保障本源,發揮保險增信屬性,在符合監管指引導向、滿足市場需求、風險可控的前提下,信保發展未來可期。(文/姑蘇 平安產險蘇州分公司)

      標簽: 保證保險 保險公司 風險管理 信用保險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