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今頭條!勇立潮頭、踏浪前行——“橋”見一座現代化精致新城

      發稿時間:2022-10-17 15:52:28 來源: 中國網·美麗蘇州

      中國網·美麗蘇州訊 近年來,蘇州相城區黃橋街道聚焦產業、民生、生態,綜合實力不斷提高,創新實力顯著增強,鄉村振興扎實推進,黃橋發展實現了由“量的積累”向“質的躍升”轉變,當好擘畫高質量發展藍圖的行動派。

      凝聚“進”的力量,聚焦產業動能轉換,著力打造“實力黃橋”


      【資料圖】

      黃橋強化要素保障,圍繞“創新研發+智能制造”兩大產業方向,大力發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工業設計四大特色產業,現有電子信息領域企業295家、裝備制造領域企業232家、生物醫藥領域企業35家、工業設計領域企業20家。在民營經濟發展上,現有規上企業64家。省級兩化貫標試點18家、星級上云29家、省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2家、市級示范智能車間6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8個,襄行新材料有限公司入選相城區獨角獸企業培育庫。建成相城區企業全鏈服務中心黃橋分中心,堅持“全程跟蹤、專人對接、一窗辦理”,在全區率先實現“竣工即登記”。

      與此同時,積極推動經濟發展,加快從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完成蘇州智能制造服務產業園、黃橋未來工場、黃橋街道展示中心、中日(蘇州)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公用型保稅倉庫等重點項目建設。通過收儲再供地、企業自主更新、引入項目促轉型等方式,對村級工業集中區進行再開發,不斷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其中,蘇州智能制造服務產業園以“騰籠換鳥”姿態,推動落后產能淘汰、產業提檔升級,在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的同時,騰挪出發展空間,加快崛起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

      辦好“暖”的服務,發展成果與民共享,加快建設“幸福黃橋”

      黃橋加快推動安置房建設,讓居民樂有所居;成立行政審批局和街道為民服務中心,啟用企業服務分中心和24小時自助服務區,實現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全覆蓋;啟用橋之家社會工作站,完善“一老一小一殘”服務體系,聯合社會組織深入開展專業化精準幫扶服務;織密衛生服務網絡,在衛生資源配置上實現提速倍增;黃橋中學搬遷新址,黃橋實驗小學完成改擴建,生田幼兒園順利創建省優質幼兒園,民辦普惠蘇州市相城區伊橋幼兒園投入使用,把教育服務往縱深發展……

      黃橋加快完成永興路、旺湖路、安元路等多條道路建設,搭建城市交通網絡;生田村實現“公交進村”,荷馨苑社區智能充電樁實現全覆蓋;深度融入相城區慢行系統,目前已基本完成虎丘濕地公園步道、華元路步道以及S228以西慢行步道等步道建設;大力推進歷史文化保護和建設工作,通過對漁文化、橋文化、荷文化等文化資源進行重塑,為鄉村歷史文化賡續傳承創造條件。

      拿出“整”的力度,厚植綠色家園底蘊,推動形成“精致黃橋”

      黃橋堅持生態優先,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圍繞促進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格局,耕地保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等目標,高質量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通過實施農用地整治,圍繞耕地數量、質量和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建設,進一步激活土地利用新動能。

      如今,綠色已成為黃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通過淘汰整治內河港口碼頭,進行河道清淤疏浚,新建駁岸,整治河湖“兩違”,完成控源截污目標任務,河道水質達四類標準;建設城鄉污水管網、改造工業企業雨污分流,提升改造沈思港濱水景觀;居住小區“三定一督”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環境狀況得到持續改善。

      咬定青山不放松,只爭朝夕勇擔當,務實落實善作為。接下來,黃橋街道將在聚焦雙中心、建功新征程上,繼續貫徹落實市委常委會專題調研相城精神,以滴水穿石的韌勁,在時代浪潮奔涌不息的新征程中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圖文/相黃萱)

      標簽: 黃橋街道 工業設計 電子信息 不斷提高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