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史前三千年”,這是黃山遺址帶給每一個初見者最直觀的震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何謂三千年?跨越仰韶、屈家嶺、石家河文化等史前年代的豐富遺存,就堆疊在這座不足30米高的土丘之下。
7月29日,在南陽黃山遺址探方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領隊馬俊才的介紹,讓中華文明發源肇始階段文明交流互鑒的風貌,帶著泥土的氣息撲面而來。
以玉致富的區域古國
“兼具黃河流域仰韶文化、長江流域石家河文化的特征,從新石器時代到早商時期國家文明的文化類型,在這里找到的樣本無縫銜接、脈絡次第演進,這就是獨一無二的黃山遺址!”從事考古工作已有34個年頭的馬俊才面對記者講述時,仍然難掩興奮和激動。
記者從臥龍區蒲山鎮黃山村邊的青紗帳中,尋得一條向北道路,沿路登上黃山的高點,周圍景色為之一變:
獨山、蒲山兩座山丘遙遙相望,好似在左右相護持,相距不遠的白河從前方彎流而過,寬敞平靜的河面如玉帶纏繞……
2021年,考古人員在黃山遺址發現了仰韶、屈家嶺時期由碼頭和人工河組成的水路交通系統,面積近30萬平方米。山下的大型人工河,同東、南、北三面的古河構成了大型環壕聚落,還在環壕南部發現了通往獨山的古河道,構成了一個水路運輸的體系,時間上限距今5000多年,下限距今4000多年,是國內發現最早的“碼頭+環壕”水路交通。
“數千年前,中原大地及周邊區域部落聚集、方國林立,位于南陽盆地中心黃山的這個方國,世代以附近出產的獨山玉為材質,制作祭器、禮器甚至實用具,并挖掘運河建造碼頭,通過物資交換方式,向其他地方輸出玉制高端商品,積累了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站在黃山遺址的M77號墓葬前,馬俊才展開暢想,把這里稱作史前的港口型“制造業強國”。
M77號墓葬是黃山遺址目前發現等級最高的墓葬之一。發掘出土了雙玉鉞、象牙梳、玉璜、弓箭、骨鏃和豬下頜骨,其中400多個豬下頜骨分層擺放、緊密堆疊,數量之多國內無出其右、震驚學界。
“現在黃山遺址已發掘出隨葬豬下頜骨總數達2000多個,而國內其他區域已發掘出的總數才3500余個。”馬俊才介紹,新石器時代墓中隨葬豬下頜骨是財富、地位的象征,代表著墓主生前經常性食用豬肉,應是一位首領型的貴族。
考古研究顯示,這些數量龐大的豬并非在黃山養殖,那么,這座貴族“常食肉”的史前文明,當時憑什么支撐起這樣的消耗呢?
馬俊才認為,首先是居住在黃山的先民發現并掌握了“核心科技和戰略資源”,即從加工石質工具到利用獨山玉等生產“奢侈用品”,通過對外交流滿足其他國家的祭祀、禮樂需求,換取糧食肉類、兵器或其他物資。
“文明在宛”添新證
這樣一個交通發達、技術領先、實力雄厚的史前文明,為何在很長時間內不為外界所知呢?
其實,發現黃山遺址可以追溯至1956年,當時文物調查人員就在當地收集、發掘出石斧、陶器等遺物,并確定為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隨后于1959年進行了試發掘,共發掘出了一批房基遺址和57座墓葬。2013年,黃山遺址被確立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第一次試掘中,已出土了數量豐富的石器、骨器、陶器。而發現的5件玉器均被鑒定為獨山玉材質,其中的一件“玉鏟”因距今5000多年,被譽為“中華第一鏟”。
令人遺憾的是,黃山遺址和“中華第一鏟”的價值雖然被學界所重視,卻并未受到更多社會關注。
“黃山是一座待發掘的史前寶藏,一旦打開將有驚世發現。”2011年前后,南陽歷史文化學者白振國在方城縣、原鴨河工區等地任職時,曾經圍繞巖書巖畫等史前文化遺存開展長期調查研究,在進行田野調查和史料翻閱后,他曾敏銳地意識到黃山遺址的價值。
201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派隊到黃山遺址進行前期勘探、調查,馬俊才等人經過調查認定此處有重大發掘價值。2018年,由省考古部門牽頭的正式發掘再次展開。
這一次,黃山遺址真的震驚了世人。“‘中華第一鏟’其實是一件玉鉞,是王權的象征,也是所處區域演進到國家形態的例證。”馬俊才說,玉器在中華文明歷史進程中占據極為獨特的地位,是美德的象征。正所謂“玉有五德”,在青銅器出現以前,玉鉞只有掌握絕對領導權的貴族首領才能持有。
自2018年至今的大規模發掘中,黃山遺址發現了多座制玉作坊,規模巨大,出土了磨石墩、玉料、玉石器半成品、制玉工具等。這些發現,奠定了黃山遺址在新石器時代作為玉器加工、生產中心和中華玉文化源頭的地位。
隨著對黃山遺址發掘的不斷深入,上限至7000年至9000年前,下溯至4000年前的夏文化遺存逐步面世。著名考古學家李伯謙贊譽黃山遺址為“中華瑰寶、千年一遇”。
“黃山遺址一直在突破考古人原有的想象。”馬俊才說,從最早的玉鉞到玉作坊群,從大量糧倉遺址到數量驚人的豬下頜骨,從新發現的運河、碼頭遺址到已探明的城墻、護城河痕跡,對黃山遺址的形態認定,已從大型氏族部落聚集地上升到區域性中心古國。
黃山遺址將憑什么再次震驚世人?
“它再次檢驗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作出的‘多元一體’論斷,為部落聯盟時期向國家形態演化的歷史進程提供了研究標本,是中華文化綿延賡續的生動例證。”南陽市黃山考古遺址公園籌建辦公室主任曹新洲表示,作為中國長江、黃河“兩河流域文明”交會地的文明代表,黃山遺址的獨特價值足以和石峁古城、陶寺遺址、二里頭遺址等并肩而立。
標簽:
- 黃山遺址 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例證
- 強化法治宣傳教育、暢通維權渠道 廣西開展“薪暖農民工”服務行動
- 河北平鄉:創新驅動引領“童車之都”高質量發展
- 招商基金文仲陽:把握AI變革趨勢 做TMT產業獵手
- 交強險保障程度提升
- 濟南市·荷花 映日荷花滿城香
- 業績承壓明星光環變淡 個人系公募“加分項”丟了
- 唱響鄉村振興“好聲音” 常山UU音樂節周末再上演
- 科創板倉位再創新高 公募深度掘金硬科技
- 衢州舉辦“八一”慰問退伍老兵活動
- 湖北公安“夏季行動” 立案偵辦食藥環案件332起
- 湖北八成長江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已累計完成10089個
- 青山綠水 潮涌大江 高質量發展的湖北綠意盎然
- 衢州“文物面對面”活動再添革命文物——1936年的紅領巾
- 汶川三江樂活村:發展肉牛養殖 促進鄉村振興發展
- 茂縣5.7萬畝青脆李陸續成熟上市 線上線下銷售忙
- 專利公共利益強制許可的情形有哪些?
- 證監會公開征求意見 對北交所做市商門檻進行調整完善
- 村中小路坑洼難行擁堵嚴重,別急,打通周邊斷頭路就好走了
- 受降雨影響,7月31日北京西站、北京豐臺站部分列車晚點
- 長江篇丨打造經濟“綠色引擎”——烏江流域綠色發展觀察
- 在男足和女足世界杯上都贏過球 他成為歷史第一人
- 快手補課娛樂生態,追尋錯失的萬億流量江湖
- 2453萬元!落馬正部傅政華一套被罰沒房產成功拍賣
- 科技賦能,“承德制造”再崛起
- 無塵紙板塊股票是哪些?(2023/7/31)
- 北京今日仍有大到暴雨 西部地區或現大暴雨
- 永生新預告,三美女登場,內門考核正式開始,域外天魔即將降臨
- 【斗破蒼穹年番】第52-54集,云韻/美杜莎/雅菲/夭夜4K超清壁紙
- 斬斷網絡直播“黑產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