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走進殷墟 聆聽“中國最早博物館”的故事 天天熱訊

      發稿時間:2023-03-25 10:20:15 來源: 大河網


      (資料圖片)

      編者按: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3月20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全國黨刊全媒體大型主題采訪活動啟動,采訪團分別走進黃河地質公園、黃河博物館、紅旗渠、安陽殷墟遺址,近距離感受歷史文化厚重的河南。本次活動自3月20日開啟至23日結束,該組報道由《黨的生活》雜志社、大河網聯合出品。

      一片甲骨驚天下。3月23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全國黨刊全媒體大型主題采訪團走進河南省安陽市殷墟遺址,“穿越”三千年,解讀殷墟的文化密碼。

      3300年前,商王盤庚遷都于殷,并在此傳位8代12王,歷經255年,使之成為中國歷史上有文字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都城所在地。周武王伐紂滅商,這片土地逐漸荒蕪,淪為一片廢墟,史稱“殷墟”。

      “這個甲骨文竟然念‘好’,‘女’字在右,‘子’字在左,跟現在剛好相反?!痹诩坠俏拈L廊前,采訪團的記者們認真討論起來。甲骨文大多是接近于圖畫的表意文字,通過相對抽象符號來刻畫客觀物象的最根本特征,既展現物象本性,又不失寫意神態,畫成其物、生動形象。

      殷墟是中國第一個有文獻記載,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都城遺址。目前殷墟遺址出土的甲骨文多達約16萬片,其中單字4500個左右,被破解的約有1700個單字。

      1936年殷墟發掘的YH127甲骨窖穴,出土甲骨多達17096片,甲骨上的文字集中講述了商王武丁期間的天文、地理、軍事、農業等重要信息,被學術界譽為“中國最早的圖書館”。

      甲骨文作為中國已知的最早成體系的成熟文字,蘊含著漢字的主要造字方法,也奠定了漢字方塊形態和發展框架,把中國的信使向前推進了約1000年。

      “‘一片甲骨驚天下’竟然是鎮館之寶的名稱,我還以為是形容甲骨文的厲害?!甭犃酥v解員對殷墟博物館鎮館之寶的描述,記者們湊上前去細看。這是1973年在殷墟小屯南地出土的7000余片甲骨中的一片代表性很強的甲骨,它是用牛肩胛骨的左上塊為占卜材質,甲骨上方共保留93個單字,重點占卜11次,占卜王田獵的內容。

      “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币笮嬲靡粋€個來自3000年前的“故事”,向世人默默講述著一段歷史傳奇。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