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天天觀焦點:“濕情畫意”的黃河不只風景引人入勝

      發稿時間:2023-03-09 09:17:52 來源: 河南商報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是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之一。

      近日,頂端新聞特別推出的兩會版“頂端開場”生態篇活動,邀請到鄭州黃河濕地保護工作者王威,通過直播,連線全國人大代表、新鄉白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邵長金,和大家一起看河南濕地之美,見證河南生態發展的“頂好明天”。

      鄭州黃河濕地保護區野生鳥類種群,17年增加114種


      【資料圖】

      生態環境好不好,鳥兒用翅膀來投票!濕地是鳥兒們的樂園,也是自然界重要的生態系統,是河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的關鍵領域。

      “河南省濕地面積62.8萬公頃,一半以上是河流濕地,其次是湖泊和沼澤濕地,還有少部分人工濕地。鄭州市濕地面積5.6萬公頃,占城市總面積的7.26%,面積最大的一塊是黃河濕地,占城市總面積的5%。”在鄭州黃河濕地花園口段,頂端創作者、鄭州黃河濕地保護工作者王威,為鏡頭前的網友們介紹河南濕地的相關情況。

      近年來,河南濕地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省域內野生動物的種類和種群數量都在增加。“鳥兒非常有靈氣,它們是大自然的精靈,是用翅膀投票的‘生態環境評價師’?!蓖跬榻B,目前,鄭州黃河濕地保護區野生鳥類種群數量從2006年保護區設立之初的169種,增加到283種。同時,2022年以來更是不斷發現新的鳥類:卷羽鵜鶘(tíhú)、白尾海雕、靴隼(sǔn)雕、闊嘴鷸(yù)……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3月份,鄭州一次性記錄到對棲息環境要求極高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113只大種群、黑鸛14只種群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鶴800只大種群。

      黃河邊,金色荻草下蘊藏無限生機

      3月的鄭州,黃河濕地保護區覆蓋著大片金色的植被。

      “這個金色的植物是‘荻’,它在黃河濕地分布極廣,每到秋季大片的荻花競相開放,遠遠望去如同白云漫灘,非常壯觀?!蓖跬榻B,目前天氣還未全面轉暖,所以濕地的自然景觀多為蒼茫的金黃色,呈現秋冬的景象。

      “看!其實這些綠色的嫩芽已經在賣力生長了!”現場,王威俯身撥開荻的葉片,無數嫩綠的芽探出頭來,“等到了4、5月份,黃河濕地上的植被開始逐漸返青,千姿百態的生命競相孕育而出,呈現蓬勃之姿?!?/p>

      王威說,不同季節的黃河濕地有不同的美景,“春天,可以帶上望遠鏡觀看飛鳥翱翔、天鵝寶寶曬暖;夏季,草長鶯飛,魚游淺底,濕地植物生機勃勃;秋季,夕陽余暉,水天一色,濕地如油畫般美麗;冬天,一片澄明,水波悠悠,蒲聲瑟瑟,若是來場大雪,那更是美極了!”

      鄭州黃河濕地每年可創造超30億元經濟價值

      “據測算,鄭州黃河濕地在氣候調節、水質凈化、生物多樣性保育、水源涵養等9個方面所創造的年總價值高達32.65億元?!蓖跬f,濕地生態價值不容小覷,亦有著巨大的經濟價值。

      有網友在直播間留言提問:作為普通市民,我們在保護濕地方面能做些什么?

      “我們每個人都要提高濕地保護意識,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自覺加入濕地保護的隊伍中來,做濕地保護的踐行者、捍衛者和宣傳者。如果來濕地游玩觀景,不要打擾到這里的‘原住民’,隨身物品帶走,不留下垃圾?!蓖跬f。

      據了解,截至2021年底,河南已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11處,其中國家級3處、省級8處,已建立濕地公園(試點)116處,其中國家級35處、省級81處,濕地保護面積進一步擴大,濕地保護率由2015年的36%增加到2021年的53.26%。全省濕地類型最典型、生態地位最重要、生物多樣性最豐富、自然景觀最優美的重要濕地基本得到保護。

      兩地連線

      綠色發展和經濟效益相輔相成要積極探索裝備提升和技術進步

      在直播間,王威進行提問,“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河南有哪些著力點,如何發力?”

      邵長金從企業家的角度進行作答,“河南是制造業大省,在制造業方面,我們可以更多地采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這些年,大家對綠色發展十分重視,一些新技術的開發已趨于成熟,可以為制造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邵長金說,綠色發展和經濟效益并不矛盾,是相輔相成的,這也符合國家現在的政策。

      同時,制造業轉型升級本身就需兼顧“產品質量提升、節能減排”兩大方面需求。因此,只要企業堅定了綠色發展方向,在產業升級方面,積極探索裝備提升和技術進步,是能夠達到目標的。

      打造全綠色產品生產體系

      今年全國兩會,邵長金重點關注了全綠色產品生產體系的打造和綠色纖維產業安全生態的打造。何為全綠色產品生產體系?邵長金說,首先要看其原料是不是綠色的;其次看其生產過程、工藝和裝備先不先進,會不會產生大量廢棄物;最后還要看終端產品易不易自然降解。

      邵長金說,化學纖維和棉花是紡織工業最主要的兩大原料。在化學纖維中,黏膠和萊賽爾纖維的終端產品大都可以自然降解,相對于聚酯等合成纖維對環境更友好,應加大相應產品的供給,逐步降低不易自然降解的合成纖維的消費量,實現行業綠色發展,“希望擴大黏膠和萊賽爾纖維規模,解決合成纖維的石油依賴進口程度高、不可自然降解等問題?!?/p>

      他建議,通過發展聚乳酸纖維推動生物基降解材料發展,以持續科研為依托,努力實現用可再生植物纖維替代進口纖維素原料,打造我國綠色纖維產業安全生態,進一步增強傳統優勢產業的國際競爭力?!爱斍埃覀兩鷳B環境仍面臨很多問題,特別是塑料污染形勢嚴峻。而聚乳酸(PLA)是由生物質原料(玉米淀粉等)經微生物發酵而成的小分子乳酸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能在微生物條件下完全降解。發展聚乳酸纖維材料,可逐步緩解白色污染問題?!?/p>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