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熱聞】固始:大數據賦能春季田間管理 易澇區蝶變智慧農業樣板區

      發稿時間:2023-03-07 17:21:16 來源: 中國網


      (相關資料圖)

      驚蟄至,春耕忙。在河南固始三河尖鎮萬畝小麥高標準種植基地,五萬畝小麥碧波蕩漾,長勢十分喜人。這幾天,固始縣的農技專家活躍在田間地頭,他們與工作人員一起,利用小麥大數據管控平臺,提前維護灌溉排澇設施,并針對性的進行噴藥施肥,為今年夏糧豐收打基礎。

      三河尖鎮位于固始縣最北端,淮河、史灌河、泉河三條河流交匯于此,河南全省海拔最低,歷史上十年九淹。如今,曾經的灘涂地變成農業科技的示范場。

      通過小麥大數據管控平臺和農業氣象站的各種數據,基地加快完善路、渠、閘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前做好灌溉蓄水的準備工作,同時做好淮河水倒灌的各種預案,降低各類自然災害帶來的風險。專家及時掌握氣象、土壤、蟲情等信息,指導田間管理,并通過系統對接,將信息化引入種植、生產、收糧、儲糧全過程。可以說,這里的農業種植實現了劃時代的蝶變。

      “我們利用大數據把脈診斷,對弱苗重點追肥,因為灘涂地相對肥沃,普施肥料會比較浪費。同時,對病蟲害進行實時監測,做到早預防、早治理,效果非常好。”高級農藝師張東亮說道。

      與傳統種植相比,工作人員以智慧農業數據為支撐,今年的春季田間管理既省時省力,還降低了農藥、化肥的使用量,農資投入一下子減少了很多。

      三河尖鎮萬畝小麥高標準種植基地負責人孫朝暉介紹,我們算過一筆賬,點對點的施肥噴藥,每畝地至少可以節省50到60塊錢,如果再算上人工成本,那就節省的更多了。

      如何實現穩產高產,成為擺在專家們眼前最迫切的問題。農技專家結合這里地勢低、降雨多、易澇滯的實際情況,不斷改善田間排灌設施,改良土壤條件,還從品種、栽培技術、農資成本上做文章,全方位運用科技手段,實現糧食增產增收。

      今年,固始縣種植小麥近60萬畝,智慧農業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去年,該基地嘗試小麥與高粱雙季種植,運用智慧農業大數據,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效益,真正實現了藏糧于技、藏糧于地。根據成功經驗,目前小麥種植開局良好。

      “這個系統運用產生的經濟效益很可觀,節本增效每畝可以達到120元,5萬畝就可以增加600萬元的效益。尤其是原來的沙洼、丘崗、灘涂變成了良田,通過‘智慧化’管理,變低洼易澇劣勢為優勢,可以說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多贏。”固始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丁志剛說道。(何婷 陳杰 王連喜)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