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深圳大鵬新區,一株株茄樹上同時結出了五顏六色、不同品種的茄子、番茄。而在這座“超級植物園”不遠處,是華大與云南大學團隊共同培育種植的多年生稻試驗田。“茄子樹和多年生稻,都是我們正在培育的多年生作物。其中,多年生稻可以做到一次栽種,連續收割三五年,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華大萬物多年生稻首席栽培專家、全國優秀科技終身榮譽獲得者陳齊煉告訴記者。
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重點發展多年生作物,讓作物從一年生發展為多年生。云南大學胡鳳益教授團隊經過25年成功培育出多年生稻。2021年,團隊與華大產學研合作,多年生稻正式在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農業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試驗田里安家。這是目前全球第一、也是唯一一款能夠商業化應用的多年生糧食作物。
自栽種以來,試驗田里的多年生稻分別于去年11月和今年7月完成了兩次收割。在18日舉行的“開鐮日”活動上,華大邀請了來自深圳的一些家庭,讓小朋友們走到田間,親身體驗水稻收割。
在一片金黃的稻田中,陳齊煉拔出一株稻子,仔細地清洗掉根莖上的泥土,并介紹道:多年生的秘密就在其中。據悉,團隊將一種名為“長雄”、具有多年生特性的野生稻作為父本,將一年生栽培水稻作為母本,進行雜交,對其后代進行以地下莖為主的多年生性狀選擇,培育出具有多年生性的中間品系,成為多年生性供體。之后,再把這些供體與主栽品種雜交,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技術,在后代中快速選擇有長雄野生稻地下莖基因位點的品(系)種。
在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方面,首先,多年生稻節省了買種、育秧、犁田耙田、栽秧等生產環節。其次,多年生稻每畝每季可節約2-3公斤種子,折合節省100-120元種子費用支出、500-600元人工投入成本。而通過免耕生產,每年每畝又可固定二氧化碳20公斤、增加土壤有機質54公斤、增加土壤全氮0.061公斤。
除了水稻,團隊還為茄科植物引入了多年生特性。在試驗田不遠處,一座“超級植物園”已初具規模。據悉,茄子樹是華大與中國蔬菜類茄子研究創新團隊合作,經過13年科學研究培育出的一種顛覆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樹茄砧木超級物種,將一年生的草本茄子,通過超級砧木嫁接模式變成灌木本的多年生模式,并且可以將茄子、辣椒、西紅柿、人參果等同時嫁接在同一棵砧木上,實現抗病、高產。
“這種國內首創的茄子栽培新模式,單畝用工成本只有傳統茄子種植模式的40%,且種植2-3個月就能實現豐產,可以實現邊開花、邊結果、邊采收。”華大萬物多寶茄樹高級農藝工程師周崢杰介紹道。(首席記者 袁斯茹)
- 2000千克是多少噸?1噸等于多少磅?
- 含“相接”的成語有哪些?人山人海出自哪里?
- 描寫潮水的四字成語有哪些?悶雷滾動近義詞都在這兒!
- 中國最嚇人的一本古籍是什么?為什么現在中醫不學本草綱目?
- (V面日報11.15)彩虹醬哇、鈴宮鈴、阿薩獲漲粉、營收、人氣榜榜首
- 干燥劑怎么重復利用?與壓片型干燥劑類似的干燥劑有哪些?
- 世界微資訊!疫情午報|31省區市昨日新增1.9萬余例,詳情匯總
- 環球今日訊!國內旅游市場再迎利好 出行信心恢復仍需時間
- 焦點精選!2022“閱讀北京·十佳優讀空間”評選結果出爐
- 全球新資訊:衢江區“一庫一策”動態清零病險水庫
- 世界熱文:安化縣退休交警給村民送頭盔
- 每日熱文:?衢州“烏引”建設高速互聯“智能引水網”
- 速讀:黃山風景區探索"信用游" 能否成旅游業趨勢?
- WTA發布明年1至8月賽歷 澳網農歷春節期間舉行
- 每日速讀!女生“順”走養殖園一只兔子,江山市賀村第一小學順勢推出“動物領養制”
- 環球動態: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醫療美容機構專項檢查
- 熱資訊!上海迪士尼樂園酒店將于11月17日起恢復運營
- 12.32%!前三季度衢州規上工業產值實現兩位數增長
- 世界微資訊!觀治湖工程,憶艱苦歲月——記爛泥湖治理工程紀念館之旅
- 今日快看!衢州市碳賬戶金融亮相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 天天觀熱點:世界杯:民宿包小院看球 影音房預訂增長超1倍
- 【環球播資訊】益陽南縣:推進集體經濟商標注冊,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 全球今日訊!11月新基發行名將掛帥同臺競技,嘉實姚志鵬領銜“積極配置”
- 【世界聚看點】識帥|兒時替體育老師上課 米赫涅維奇一直夢想執掌波蘭隊
- 世界最資訊丨識帥|功勛老帥馬蒂諾 期待帶隊首次突破16強
- 世界觀點:祝賀!谷神星一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成功
- 世界熱消息:年內并購重組過會率近九成 是否符合宏觀政策成關注新焦點
- 【天天新視野】中國睡眠經濟市場規模超4000億 先聲藥業引進全球抗失眠創新藥
- 當前動態:特朗普正式宣布參選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
- 天天視點!國家衛健委:11月15日31個省區市新增本土1568+1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