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牽手中國第一枚金釘子 8所“硬核”院校教學實習基地落戶浙江常山 全球頭條

      發稿時間:2023-06-05 18:15:30 來源: 中國網

      “看到我國第一枚‘金釘子’,這對古生物研究具有極大的意義和幫助”,“我非常激動,看見我們一代又一代地質學家為之努力的‘金釘子’精神”……6月3日上午,來自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云南大學、浙江師范大學、貴州大學、衢州學院8所院校的專家、學者走進中國常山金釘子地質博物館,集眾智合眾力,為常山地質公園的長遠發展出謀劃策。

      參觀中國常山金釘子地質博物館。占振宇/攝


      (資料圖)

      走進常山金釘子地質博物館,一股自然氣息撲面而來。到場嘉賓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分別參觀了館內沉浸式主題劇場、奧陶紀小劇場、筆石家園等。參觀團還實地考察了黃泥塘“金釘子”剖面,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領略生命演化歷史。“在看到博物館里邊的介紹之后,對歷史時期上的生命相關知識有很好的補充,對我們學生之后的工作也有非常好的幫助。”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學生劉炳材介紹。

      嘉賓實地考察。周志亮/攝

      實地考察黃泥塘“金釘子”剖面。周志亮/攝

      常山縣黃泥塘“金釘子”剖面位于天馬街道周塘村,在70年代的地質調查中被發現。1993年以現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旭為首的國際界線工作組在黃泥塘剖面所在的江山-常山-玉山(三山地區)進行了野外調查后,一致提議該剖面為達瑞威爾階的全球層型剖面點(GSSP)。1997年1月,獲得了國際奧陶系分會、國際地層委員會、國際地科聯執行局的通過和批準,成為我國第一枚“金釘子”。中國常山金釘子地質博物館于2023年4月完成布展施工,藏有實物古生物化石及模型800多件,地質相關書籍800多本,并詳細記錄了金釘子科學研究及申報歷程,致力將老一輩科學家艱苦奮斗的“金釘子”精神發揚光大。

      常山·金釘子教學實習基地啟動儀式。占振宇/攝

      當日,常山·金釘子教學實習基地啟動儀式暨地質遺跡保育工程建設研討會舉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云南大學、浙江師范大學、貴州大學、衢州學院8所院校的負責人與常山簽訂常山地質公園教學實習基地協議,隨后,8所院校同時為常山進行電子授牌。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匯報了常山地質公園地質遺跡保育方案,參會嘉賓們就常山金釘子剖面、西陽山剖面保育方案進行了研討交流,暢談保護、傳承、發展常山地質資源的新思路、新路徑。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旭開展地質科普講座。占振宇/攝

      “小巖層”蘊含了“大世界”。活動中,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旭還來到常山縣第一中學開展了地質科普講座。陳老師首先從自身經歷談起,生動介紹了祖國培養自己的奮斗過程,勉勵同學們要放開視野、學有所成、報效祖國、回饋家鄉,形成人才的良性循環。講座期間,陳老師還就學生們提出的地質學相關問題,一一作了解答和指導,讓大家深受啟發。?

      此次常山地質公園建立學生教學實習基地,標志著常山金釘子傳承與發展工作又邁上了新的臺階。據悉,本次共有110名來自各大院校的學生來到基地實習,今后,校地雙方將本著互利合作、相互支持的原則,通過高校院所專業力量幫助我縣破解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難題,促進我縣在地質保護和科普方面穩步發展。

      “黃泥塘金釘子是具有世界意義的一個研究場所,它的開發對于我們的地質學、地理學專業同學的學習非常重要。讓同學從周邊的地址遺跡來認識我們浙江,對于我們的研學而言,這種鄉土教育也很有意義。相信地質公園的建設,對于我們發掘它的科研、教育意義具有重大幫助。”浙江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副院長賈佳相告。(占振宇 周志亮 供稿)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