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贈劉景文》作者是誰?贈劉景文翻譯看這里

      發稿時間:2022-09-07 15:24:06 來源: 民企網

      贈劉景文翻譯

      《贈劉景文》古詩的意思翻譯是: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一定要記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啊。

      《贈劉景文》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被選入部編本三年級上冊課本中。全詩內容為: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贈劉景文古詩譯文注釋

      《贈劉景文》注釋

      劉景文:劉季孫,字景文,工詩,時任兩浙兵馬都監,駐杭州。蘇軾視他為國士,曾上表推薦,并以詩歌唱酬往來。

      荷盡:荷花枯萎,殘敗凋謝。

      擎:舉,向上托。

      雨蓋:舊稱雨傘,詩中比喻荷葉舒展的樣子。

      菊殘:菊花凋謝。

      猶:仍然。

      傲霜:不怕霜凍寒冷,堅強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對男子的敬稱,您。

      須記:一定要記住。

      最是:一作“正是”。

      橙黃橘綠時:指橙子發黃、橘子將黃猶綠的時候,指農歷秋末冬初。

      三年級《贈劉景文》原詩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贈劉景文》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寫贈給好友的。詩的前兩句寫景,抓住荷盡、菊殘描繪出秋末冬初的蕭瑟景象。已無與猶有形成強烈對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兩句議景,揭示贈詩的目的。說明冬景雖然蕭瑟冷落,但也有碩果累累、成熟豐收的一面,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季節無法相比的。

      詩人這樣寫,是用來比喻人到壯年,雖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為的黃金階段,勉勵朋友珍惜這大好時光,樂觀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蘇軾的《贈劉景文》,是在元佑五年 (1090)蘇軾在杭州任知州時作的。《苕溪漁隱叢話》說此詩詠初冬景致,曲盡其妙。詩雖為贈劉景文而作,所詠卻是初冬景物,了無一字涉及劉氏本人的道德文章。

      這似乎不是題中應有之義,但實際上,作者的高明之處正在于將對劉氏品格和節操的稱頌,不著痕跡地糅合在對初冬景物的描寫中。

      因為在作者看來,一年中最美好的風光,莫過于橙黃橘綠的初冬景色。而橘樹和松柏一樣,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堅貞的節操。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

      豪放派代表人物。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他還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 》等。

      標簽: 贈劉景文翻譯 贈劉景文古詩譯文注釋 三年級《贈劉景文》 蘇軾《贈劉景文》賞析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