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解構阿里系丨專訪盒馬CEO侯毅:“移山”之戰亦是生死之戰

      發稿時間:2023-08-25 19:51:28 來源: 21經濟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陶力 實習生 閆碩 上海報道

      侯毅在一場分享會上演講 (采訪對象供圖)

      按照阿里巴巴此前財報披露的計劃,盒馬上市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


      (相關資料圖)

      八年前,這家含著“金鑰匙”出生的生鮮平臺長成了什么樣子?答案在不斷更迭。

      “消費者不會在一個零售平臺買齊所有產品,不存在一站式購物。一定要有讓消費者印象深刻的爆款產品。”近日,盒馬CEO侯毅(花名“老菜”)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再次提出了爆款策略,其背后涉及內部采購、供應鏈、運營層面的變革。

      在侯毅看來,疫情后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消費低迷的情況下,用戶的消費意愿已經明顯收緊。這一次,盒馬將自我革新和挑戰的對象,瞄準了全球零售業巨頭山姆。

      他甚至在周年會上對內部直言,“這是一場生死之戰,打不贏就沒有未來了。”提出該目標背后,是盒馬爭奪國內零售業第一寶座的野心。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山姆全國門店數猛增至36家,2022年又開出6家新店,2023年計劃再開出4家新店。截至目前,山姆在中國五個城市共擁有44家門店。

      盒馬將目標瞄準山姆與零售形態的冷暖起伏均有關聯。過去三年,社區團購、生鮮電商等模式剩下的玩家已不多,幾乎只剩殘局。而傳統的永輝超市、家樂福、沃爾瑪等頻繁陷入關店潮。

      穿越多個周期之后,山姆、Costco等零售巨頭在全球市場內依然屹立不倒,并且在中國市場加大了擴張步伐。而盒馬八年來也嘗試過多種業態,目前形成了盒馬鮮生、盒馬X會員店、盒馬奧萊等主要業態。

      侯毅一直強調,自己也在努力虛心向國際零售業前輩學習。今年以來,他頻繁去歐洲、日本等市場考察零售業,深感中國市場還有很多不足。無論是與日本市場的服務還是與歐美市場的強大供應鏈相比,都有待完善。“或許現在我們還小,但未來一定有趕超的機會。”

      價格戰僅是表象

      破局需要創新。今年商超行業頗為慘淡,盒馬卻逆勢開店,速度不減。下半年,盒馬動作頻頻,先是以“移山價”與山姆發生正面的用戶爭奪戰,后又啟動組織變革。目前,盒馬“移山價”從上海已經延伸到全國15城,新一輪的商戰,正在零售行業上演。

      “與外部展開競爭的同時,要降下門店大部分商品的價格。”侯毅表示,盒馬將以毛利率作為重要考核指標,以量販的概念從存量市場中尋找新的增量。

      對他來說,要做中國第一,就必須要變革。“關鍵是要有夢想,如果我不想做中國第一,現在也還過得不錯。”

      從線上線下業務構成來看,盒馬介于商超和線上零售之間。阿里巴巴2023財年財報透露,盒馬線上交易貢獻超過65%GMV。

      “盒馬成功了就代表新零售成功了。”侯毅曾表示,目前盒馬鮮生、盒馬X會員店、盒馬奧萊三個產品形態,都是基于不同的消費群體各自發展。

      但是,價格戰的前提必須是商品力和采購環節的革新,以此來壓縮成本。這也是零售業商業模式、供應鏈體系、會員生態全面競爭的開始。

      “這么多年我們重點建立了產品研發中心、采購體系和物流供應鏈。這三大體系可以支持多業態的發展。”侯毅表示。“中產階級的消費品牌”定位是盒馬的明顯標簽,但當前則面臨山姆的全方位競爭。

      山姆在國內的前置倉發展速度很快,是因為它也采用了很多互聯網技術和社區營銷模式。因此,留給盒馬的時間并不多。“山姆這個業態是美國的商品類與中國的互聯網技術結合,它是一個新零售,盒馬也是新零售,如果我們競爭不過山姆,就意味著消費者未來會選擇別人,而不是我們。”侯毅堅決認為,這個全國范圍內的競爭不是一天兩天,是長期的競爭。

      與其他前置倉平臺相比,山姆為什么能盈利?第一是因為山姆本身的品牌影響力,其自有品牌帶來的用戶黏度;第二是其客單價很高,相較于其他平臺幾十元的客單價,山姆客單價都在一兩百元左右。因此,其物流成本降下來后,盈利也相對容易。

      “盒馬鮮生通過開店,就基本覆蓋到了城市里,再單獨做前置倉就沒有意義了。我們的優勢還是拼價格。”侯毅坦言,盒馬要把價格打下來,也很痛苦。從8月上旬開始,盒馬內部啟動了組織變革,核心是盒馬鮮生全面轉型折扣店模式。

      爆品+折扣店邏輯

      數字化是包括盒馬在內的許多零售商高度重視的,對零售業發展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數字化僅僅解決零售的效率問題和服務問題,解決不了零售的本質問題。

      眼下,零售業最需要解決的是商品力的問題,如何通過商品開發和自有品牌實現商業革命?

      與海外市場相比,中國的折扣市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國內電商高度發達,大部分快消品的線下消費,面臨著電商的價格和效率的挑戰。但是,生鮮、休閑食品、酒水飲料等品類卻在線下具備比電商更高的流通效率。

      現階段,國內市場所處的環境,與折扣業態在日本誕生和發展時的宏觀經濟背景有許多相似之處,可以說折扣行業正迎來發展契機。

      侯毅認為,折扣零售店是一種經營形式,不是一種業態。折扣店反映出的還是商品的差異化,通過優質供應鏈將商品采購價格做到最低。這對于中國零售市場來說,是極其欠缺的。

      尤其是2023年以來,多家中國零售企業出現經營困境,除了受全球經濟形勢影響因素之外,零售業本身的變革更是迫在眉睫。

      在侯毅看來,零售行業折扣化是贏得競爭的方法。折扣化不是便宜化,不是簡單的低價。“折扣店的核心由三個因素決定,第一是差異化的產品運作,就像各家一直比拼的網紅產品;第二是通過垂直供應鏈,全部從廠家直接進貨,把成本做到極致;第三個是極致的運營成本。”

      某種程度來看,山姆自有品牌的爆款商品也是一種“折扣”模式,也是其最核心的競爭力。

      組織架構方面,盒馬全面展開折扣店模式之后,原有的自有品牌團隊、大進口團隊與品類采購三個團隊進行合并。從采購模式上看,盒馬將以自有平臺采購為主,然后逐步壯大,從而放棄KA(傳統賣場以大客戶為主導的)模式。

      “過去,大賣場不是賺消費者的錢,是賺商家的錢,所以商品越多越好,不管你好不好,只要你進來,我先把你這份錢收了再說。從而把商品的成本推高了,另外一些代理渠道的價格相比KA要低出20-30個點。”侯毅預計在放棄KA模式采取直采之后,盒馬的商品價格還能進一步壓縮。

      未來的零售時代,一定是打造爆品的時代,而不是僅僅比拼SKU(商品數量)。由此,才能借此建立用戶心智和粘度,并具備差異化。

      因此,侯毅給本地化運營團隊預留了一定的價格空間。“營運體系是要解決本地化的市場預測、市場計劃、市場定價,所以營運體系主要工作不是門店的營運管理,而是建立本地化的示范性問題,促使總部來定價。你看打價格戰,其實最后毛利率還能上升。”

      他堅決摒棄了采購定價的舊有模式,而是由營運定價,從而倒逼采購價格降低。“像Costco、山姆都是國際化的采購能力,我們現在也是國際化的。所以,我們可以真正意義上與它們同臺競爭,以全球的供應鏈做中國市場。今天與山姆、Costco的競爭,是與世界最厲害的零售集團競爭。”

      對于盒馬來說,這是一場持久戰,也是中國零售企業參與國際頂尖零售企業競爭的機會。

      零售業蛻變與新生

      今年上半年,侯毅花了兩三個月去全球市場走了一圈,也與英國、法國、瑞士、德國、日本、美國的同行進行交流。

      放眼全世界,為什么電商依然競爭不過零售業?侯毅發現,全世界所有的零售業,基本都以自有品牌為主,一般占60%-70%的比例,最低的也有近一半占比。

      究其原因,自有品牌在零售領域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降低了成本,從采購層面全球化整合;二是打造了商品差異化能力,躲開了同質化競爭的困境。

      “所以,中國零售業也需要在這條路上走,還好國內我們是唯一一家,一旦我們成功,那就是一個超級藍海市場。”侯毅希望,借著跟山姆的充分競爭來促使盒馬變革。

      過去多年,中國消費市場主導的數字化,包括各種小程序、客戶端、社區團購等各種渠道,都是為了銷售方法、管理能力的提升,它解決了效率的提升問題,但歸根結底解決不了客戶價值的問題。

      “做線下市場,怎么做到讓消費者來?不是讓他們試吃或者是看你的漂亮裝修,來的理由就是在這個地方買的東西最便宜,最獨特。”侯毅相信,打造爆品,目的就是火爆到你記住它。

      成本與價格下降的同時,盒馬如何盈利?侯毅將毛利額作為重要考核指標,而不是把毛利率作為考核指標。“毛利額作為考核指標,我只要規模翻兩番,毛利率降一半,就能做到一樣的利潤。”

      今年以來,盒馬已經在全國開了超過20家新店,開店速度猛增。除了在上海地區不斷開拓新門店,還在籌備新業態。據悉,國慶前后,盒馬位于上海長寧區龍之夢的全新“黑標店”也將面世。

      經濟復蘇期,正是折扣商店發展的大好時機。這在零售業極度發達的歐美市場已經有所驗證。2021年,德國折扣店市場率35%,英國則是25%。日本平成30年,只有兩種業態在快速增長,便利店和低價格零售業。平成時代日本低價零售的發展歷程中,成長出一種新的、爆發式增長的低價格零售業,即業務超市,靠低價格和專業品質取勝。而折扣店就是低價格零售的典型代表之一。

      近年來,世界領先的零售企業紛紛開拓中國市場。不少零售企業也推出了“線下+線上”的服務模式,這種基于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創新,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零售的發展條件和基礎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只不過,眼下對于國內的零售平臺來說,卻在經歷一個至暗時刻。以永輝超市為例,其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報顯示,公司預計上半年扭虧為盈,歸母凈利潤約為3.9億元,同比增長5億元。這是永輝在經歷兩年多的連續虧損后,第一次重現盈利。只不過,成功扭虧背后,永輝超市在第二季度再次陷入虧損。

      而巔峰時期曾在中國擁有321家門店的家樂福,在2022年關閉門店58家,2023年第一季度繼續關閉31家門店。目前,家樂福在中國的門店僅剩114家。

      上述舊有的零售形態正在被顛覆。歐睿咨詢數據顯示,中國主流的線下零售業態中,對比四年前,僅有倉儲式會員店的收入維持增長,且增幅接近20%。在2022年,這一業態在中國的銷售額也從四年前的18億美元增長了一倍多,達到37億美元。

      機遇來臨的同時,也面臨挑戰。侯毅心態平和地把自己比作小學生,一直不斷在比學趕超。而折扣店是對全超市、全大賣場的徹底改變,也是中國零售企業改變自身的重要節點。無疑,這也是考驗中國零售企業內功的持久戰。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