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中國航天日】今天,是個什么大日子? 世界頭條

      發稿時間:2023-04-25 08:23:39 來源: 許昌科普


      【資料圖】

      格物致知 叩問蒼穹 今天(4月24日) 是第八個中國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 中國開啟了太空時代 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 走過風風雨雨幾十載 神州飛天、嫦娥探月、北斗組網…… 中國航天事業 取得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成就 一代代中國航天人 篳路藍縷,披星戴月 為中國航天事業奉獻終生 這條逐夢之路 征途艱辛卻腳步堅定 在中原大地

      從不缺乏對太空的探索

      為了和星空更接近 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 在河南登封主持建造了觀星臺是我國現存時代早、保護較好的天文臺觀星臺北側的石圭用來度量日影長短 所以又稱\"量天尺\" 因其獨特的設計 而成為元代天文學高度發達的歷史見證 古人如果再次登上觀星臺 也許會驚訝于 今人發射的“星星”和創造的奇跡 新中國成立后 中國人向星辰大海出發 中國的航天事業河南從未缺席中國第一位女航天員是 來自河南林州的閨女——劉洋安全飛行1680小時 被評為空軍二級飛行員 2010年5月正式成為我國第二批航天員 2012年6月 執行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 2022年6月 執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 這是她時隔十年,第二次飛向太空 航天傳感器是航天遙感系統的核心 從神舟六號到神舟十一號 乃至天宮一號、天宮二號 河南生產的耐高溫特種絕緣部件都是“標配” 由河南生產的耐高溫特種絕緣部件 在1000多攝氏度的高溫 下依然能保持“本色” 目前技術已非常成熟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打破了美國的市場壟斷除此之外 中國航空中有著眾多河南元素 神州十二號艙外服臍帶電纜鄭州造 神州十三號航天員食物近半是鶴壁造 神州十二號“征戰太空”的頭盔面窗鄭州大學研制 衛星并不遙遠 “河南號”衛星已實現了突破2022年 河南首顆衛星“河南一號”發射升空 2023年 “女媧星座”的首發衛星—— “中原一號”“鶴壁一號” “鶴壁二號”“鶴壁三號”4顆衛星 以“一箭四星”發射方式升空 2022年,河南首顆衛星“河南一號”發射升空 這些衛星全天時、全天候運轉 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地形測繪等工作 收集到的數據信息將用來監測 小麥、玉米等很多作物的長勢 分析天氣對作物的影響 進行災害監測分析、應急指揮調度等 小說中神仙們玄乎的掐指一算正在逐漸變成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國航天起名有多浪漫中國人把自己的航天夢都藏在了這些名字里一起感受 中國式傳統智慧與探索未知的“浪漫” ↓↓↓ 從“兩彈一星”到“神舟”載人 從“北斗”指路到“嫦娥”奔月、“天問”探火 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 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 從太空短期停留到中長期駐留 …… 中國航天一次又一次踏上征程出征繁星璀璨的天空為向往不斷追逐,踐行強大中國航天事業一步一個腳印

      一次次在浩瀚太空中刷新“中國高度”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我們向著星辰大海不斷進發中國航天,未來可期來源 | 河南科協、河南共青團、河南日報、大象新聞、央視新聞、中國的航天等

      責任編輯 | 侯婉元

      免責聲明:本微信公眾號所發表內容注明來源的,版權歸原出處所有。轉載內容(文字、圖片、視頻等)主要用于科學傳播和普及,如有侵權,請聯系本公眾號刪除。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