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北師大鄭永和:社會資源和中小學科學教育相結合,還大有發展空間|天天觀熱點

      發稿時間:2023-04-22 15:39:29 來源: 新京報


      【資料圖】

      新京報訊(記者蘇季)“雙減”過程中如何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在北京科技大學主辦的《科普教育創新與發展論壇》上,北京師范大學科學教育研究院院長鄭永和接受了記者采訪,他表示,在“雙減”過程中把學生的作業、課外學科培訓減下來了,對學生要有新的轉型要求。此外,應尋求更多的社會力量將資源向教育轉化。

      對于新的轉型要求,鄭永和認為,當前要特別強調學習動機、動力,要解決學生為什么要學,學的知識對未來成長有什么作用。“科學不僅僅是知識體系,還是對世界的認知方式。僅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解決不了人才將來面向世界時解決現實問題的需求。”

      因此,鄭永和認為,需要在知識教育基礎上培養學生認知方面的能力、以及讓學生在科學道路上走得更遠的特質。“我們在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提供大量素材,讓他們了解所學知識與現實世界、與自然的密切關系,以激發他們的興趣。”

      鄭永和指出,現在應有更多的社會力量把各種各樣的資源向教育轉化。他介紹,社會資源涉及的面比較廣,比如科技館體系,全國成規模的科技館大概有400多家,“特別希望有好的展品和活動時,讓更多的學生去看看,雖然不是系統的學習,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些企業的生產過程、研發過程,能不能讓學生也看一看,大學的實驗室,能不能有機會讓學生走進去,甚至做些小實驗。”鄭永和說,這并不是要把大學或者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轉變成中小學的老師,其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社會資源和中小學科學教育相結合,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