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通訊!三問當前沙塵天氣:沙塵回流了嗎?未來發展趨勢如何?如何做好防御?

      發稿時間:2023-04-14 16:14:45 來源: 中國網

      原標題:


      【資料圖】

      三問當前沙塵天氣:沙塵回流了嗎?未來發展趨勢如何?如何做好防御?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車輝

      4月9日,北方多地再次出現大風沙塵天氣過程,影響范圍較廣。13日,中央氣象臺發布的《環境氣象公報》顯示,受冷空氣、大風和傳輸影響,13日至14日,我國多地仍受揚沙或浮塵天氣影響,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沙塵暴藍色預警。 

      沙塵是否出現回流?其未來發展趨勢如何?秦嶺對沙塵是否有阻擋作用?面對頻繁到來的沙塵天氣,該如何做好防御? 

      記者采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桂海林、國家氣象中心環境氣象室主任張碧輝、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應用服務中心首席王新、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成分與環境氣象研究所(碳中和監測與評估中心)研究員周春紅。 

      北方多地遭遇沙塵二度影響 

      中國氣象局稱,自4月9日開始,蒙古國南部和我國內蒙古中西部等地出現第八次大范圍沙塵天氣。從4月10日起,源于蒙古國南部和我國內蒙古中西部的新一輪沙塵天氣隨著冷空氣東移南下,長江以北大部地區均出現揚沙或浮塵天氣,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中北部,甚至福建北部均受到沙塵的明顯影響。  

      按照以往的情況,沙塵南下入海后便一去不復返,但自11日夜間開始,它打了個“回馬槍”,專業術語即沙塵回流。  

      在冷空氣東移南下后,除了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外,沙塵隨著氣流一路直抵西北太平洋。冷空氣入海后,我國中東部地區開始受到高壓后部偏東風影響,于是,輸送到西北太平洋上空的沙塵與中東部還未沉降的沙塵,在偏東風作用下又一路北上,被再次傳輸到我國境內。其中,在沙塵向北奔襲的這一路上,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南部、內蒙古東南部等地受到主要影響。值得關注的是,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監測顯示,相較于以往,此次沙塵回流發生位置相對偏南,而之前沙塵回流多發生在東北地區。

      此次南下沙塵不僅打了個“回馬槍”,還與新一輪沙塵天氣“碰頭”。4月13日,新一輪沙塵天氣來襲,并與南下回流的沙塵過程相疊加,北方地區的揚沙或浮塵天氣進一步增強。

      對于沙塵監測和預報工作,中國氣象局在2006年就建立了沙塵預報模式,隨著預報模式的完善和觀測系統的發展,對沙塵已有很好的預報能力。  

      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未來一周,我國西北地區、華北地區仍多大風沙塵天氣,但范圍和強度均弱于目前的沙塵過程。

      秦嶺效應——地形、天氣系統阻擋沙塵前進“腳步” 

      在4月9日以來的沙塵天氣對我國造成大范圍影響的同時,四川盆地、陜西漢中一帶似乎成了“漏網之魚”,成功躲過沙塵影響。  

      沙塵影響區域除了與天氣系統移動路徑有關外,還與我國的地形及山脈分布有著密切關系。其中,阻擋寒潮往南進入南方地區、阻擋濕潤海風進入北方地區的秦嶺,對于阻擋此次北方沙塵向陜西漢中及四川盆地的侵入就有著顯著影響。 

      防御措施——從沙塵特點入手筑牢防線  

      面對沙塵影響,防范措施不能少,科學防范要從沙塵的特點入手。  

      首先,沙塵粒子可能會攜帶重金屬、病菌、過敏原等危險物質。對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兒童、孕婦以及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或過敏體質人群,盡量待在室內并緊閉門窗,減少室外活動時間。外出時應做好個人防護,如佩戴口罩、護目鏡等。其次,在沙塵天氣來襲時,能見度較低,交通運輸會受到很大影響,打開車燈有利于行車安全,駕車應降低車速;戶外勞動或高空作業人員應停止作業。第三,沙塵天氣往往伴隨大風,對大棚等設施農業影響較大,可吹走農田表層營養物質,導致土壤沙化或更為貧瘠,應及時采取防風固沙等相應措施,減少損失。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作者:車輝

      責任編輯:馮崢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