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春季血壓易波動 心內專家提醒3個誤區

      發稿時間:2023-04-12 09:08:11 來源: 中國網

      原標題:春季血壓易波動?心內專家提醒3個誤區

      文/羊城晚報記者 林清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春天氣溫忽冷忽熱,容易帶來血壓波動,成為高血壓人群的“危險季”。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陳魯原教授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提醒,控制血壓常見有三個誤區,建議高血壓人群應重視在家自測血壓,持續監控,及時干預。

      控制血壓常見三誤區

      “降壓治療不是只等于吃藥。”陳魯原教授說,“我們強調高血壓要終身治療,一個是生活方式改善,一個是堅持藥物治療為主的醫學治療。不管醫學治療如何進步,生活方式的改善是基礎。”很多高血壓病人吃了很多藥,血壓仍不能控制,是因為他的生活方式沒有改善。比如高鹽飲食或肥胖問題不解決,都會影響一些降壓藥物的療效。另外運動是可以降血壓的,但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能自律地堅持鍛煉。所以要提醒患者不要認為“吃藥是萬能的”,而忽略日常生活方式的改變。

      第二個誤區是認為“是藥三分毒”,不愿吃藥或感覺自己血壓平穩了就自行停藥。陳魯原表示,在藥物治療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是病人的依從性不好。吃吃停停、不按時吃藥、隨意中斷治療或自己隨意改變服藥方案,嚴重影響了降壓治療的效果。“在我國,腦卒中有70%是高血壓引起的,心肌梗死有50%是高血壓引起的,還有很多腎臟疾病、眼睛失明也是高血壓引起的,吃藥是在避免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不吃藥不科學”。

      “很多國人的習慣是‘不難受不看病、不難受不吃藥’,這種習慣最要不得!反而容易把小病拖成大病。”陳魯原提醒,大多數高血壓病人是沒有癥狀的,如果等到有癥狀后“難受”了,再來關心自己的血壓,往往血壓已超標了一段時間,可能已經對心、腦、腎、視網膜等靶器官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傷。

      日常自測血壓有必要

      “并不是只有到醫院讓醫生護士測量血壓才是最準的,我們大力推薦高血壓人群重視在家自行測量血壓。”陳魯原表示,因為在醫院里脫離了日常生活環境,而有的人也會有“白大褂效應”(見到醫生血壓就升高),所以測量血壓并不一定最符合真實情況。建議使用上臂式全自動血壓計,掌握了科學方法,在家測量更便于持續監測,也能更及時、準確地反饋血壓狀況。

      血壓讀數不同怎么辦

      如果在家自測血壓每次讀數都不一樣,是測量不準嗎?陳魯原教授表示,這屬于正常現象。每次測量血壓可共測量3次,每次間隔一兩分鐘。讀數可取三次均值,也可取最接近的兩次測量的平均值。如果第一次測量的數字與后兩次差異較大,建議舍棄第一次讀數,取第二、第三次的平均值。

      如果左右臂血壓不一樣,怎么辦?陳魯原教授表示,按“就高不就低”的測量原則,以高的一側為準。此外,通常情況下,雙上肢血壓相差小于10mmHg屬于正常范圍,如果雙上肢血壓差為10mmHg-19mmHg,則需要考慮是否有動脈硬化、狹窄;雙上肢血壓差≥20mmHg,則可能患有較為嚴重的疾病,如主動脈瘤、主動脈狹窄、主動脈夾層等,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診治。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林清清

      責任編輯:馮崢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