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光明日報北京3月22日電(記者齊芳)濕地是重要的溫室氣體“匯”,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氣候變暖正在顯著改變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這個影響究竟有多大?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員的最新研究給出了定量依據:如果全球升溫幅度在1.5℃~2℃,濕地的溫室氣體“匯”功能將減弱超過一半(約-57%)。
這項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東亞區域氣候-環境重點實驗室的博士后包韜與合作導師賈根鎖研究員和徐希燕研究員合作完成,論文于2023年3月21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氣候變化》上。
濕地覆蓋地球表面積的6%,但儲存著全球三分之一的土壤有機碳。濕地植被通過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碳,在濕地土壤中積累。此外,濕地的厭氧環境使得有機碳的分解速度較慢,所以濕地是碳素積累速度最快的自然生態系統。那么,氣候變暖是否會刺激濕地釋放更多的溫室氣體?這是全球變化研究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包韜介紹:“我們的研究基于數據爬蟲技術和逆方差隨機效應模型薈萃分析方法,集成了1990年—2022年間在167個獨立自然濕地站點開展的人為增溫模擬實驗數據,針對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三種溫室氣體排放對增溫的響應開展了研究。”
結果發現,即使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并努力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內,濕地在減緩氣候變化方面所起的作用仍然會大幅減弱。賈根鎖說:“在大的空間尺度上,濕地優勢植物功能群的差異可以很好地解釋不同升溫模擬實驗中,濕地溫室氣體源匯變化的不確定性。但不管濕地優勢植物功能群如何,增溫都促進了濕地甲烷的凈排放,因為與低親和力的甲烷氧化菌相比,產甲烷菌對土壤溫度的變化更為敏感。”
《光明日報》( 2023年03月23日?08版)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齊芳
責任編輯:馮崢
標簽:
- 當前報道:嫦娥五號樣品研究揭示月球年輕火山活動奧秘
- 中科院團隊研究發現 全球增溫將削弱濕地碳匯功能
- 初春老牛灣
- 文旅局長“卷上天” 頻繁出圈如何脫虛向實?-世界速遞
- 最新資訊:探索照護托養新模式 讓殘疾人的生活更有溫度
- 益陽南縣新生兒出生“五證聯辦”
- 使用期變短,兌換要額外付費,“隨心飛”用起來并不太“隨心”
- 教育部: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幼兒比例升至89.55%_實時
- 全球觀天下!北京明日花粉濃度處于極高水平
- 每日觀點:公園環境有變化,游客自覺遵守享美景,北小河望和兩公園謝謝居民朋友
- 三千年前的車禍,商王的“情書”……她認真“吐槽”專業冷門,沒想到火了
- 全網封殺第四年,咪蒙卷土重來,年入過億
- 林心如最討厭的女明星,居然是她
- “我不強奸你,你怎么當明星啊!” 天天觀點
- 上海寶冶安徽區域項目第二黨支部開展退休職工洽談會
- 讓“資源”變“資本” 浙江以金融創新助力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環球頭條
- 夯實安全基礎賦能工程有序運行——中國二冶城建分公司長灘電廠項目舉辦安全警示教育培訓側記-天天觀熱點
- 世界觀速訊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 共筑誠信消費環境 提振金融消費信心 ——中荷人壽積極開展“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 世界新視野
- 國內電解鋁錠社會庫存112.6萬噸 較上周四下降8.5萬噸 天天百事通
- Netflix動畫《拳愿阿修羅》第二季 確定9月發布-天天熱文
- 【DD日報】『3.22』HIMEHINA新曲MV預告;酒酒井Anrih解約通知
- 永定河水再次迎來全線流動
- 環球視點!新疆烏魯木齊集中發布穩就業促創業系列政策
- 我國成功發射天目一號氣象星座03星、04星、05星、06星 報道
- 最資訊丨4月1日起廣西南寧至香港高鐵恢復開行
- 重慶:軌道交通9號線李家坪站步行更便捷
- 江蘇太倉:為青年創業搭臺賦能
- 河南工會百場就業創業服務活動啟動
- 第二屆中國產業鏈創新發展峰會即將在深圳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