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河湖長制這5年來,廣東高位推動、真抓實干、狠抓落實,全面建立省市縣鎮村五級河湖長體系,推動形成了黨政主導、水利牽頭、部門聯動、社會共治的河湖管理保護新局面。特別是自2018年以來,通過實施1.0版“清四亂”“五清”專項行動、2.0版“讓廣東河湖更美”大行動、3.0版高質量建設萬里碧道,推動全省河湖水體變清、水面變凈、體魄變強、環境變美,河湖面貌實現歷史性好轉,“還河于民”加快兌現,得到老百姓廣泛稱贊。
2021年,省雙總河長堅持帶頭開展巡河督導,五級河湖長常態化履職,省級成員單位分工協作,省五大流域河長辦高效運作,全省注冊護河志愿者增至74萬人,“河長領治、部門聯治、社會共治”的治水特色進一步凸顯。省河長辦先后4次組織公安、司法、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住建、海事等成員單位開展聯合行動,對涉河湖違法行為形成強力震懾。全省共整改河湖問題16.2萬個,列入水利部“自查自糾”臺賬的2849宗“四亂”問題全部整治銷號。累計建成碧道2900多公里,水質優于Ⅲ類的河段增加13.4%,水質Ⅴ類、劣Ⅴ類河段減少48%;防洪能力得到提升的河段增加28%,生態岸線長度增加56%;新建慢行道2178公里、串聯特色資源點1424個。萬里碧道牽引水污染防治、水安全提升、水生態保護、人居環境提升及拉動經濟增長的綜合效應充分釋放,成為有限生態空間里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最大化的綜合載體。深圳茅洲河、廣州蕉門河、珠海天沐河、佛山東平水道、東莞華陽湖、江門沙坪河、茂名根子河、梅州石正河等一大批特色碧道,成為人民群眾休閑好去處,深受老百姓喜愛。我省河湖長制工作連續3年獲國務院督查激勵,在國務院首次河湖長制部際聯席會議上作典型發言,獲全國首次河湖長制表彰的先進單位和個人數量最多。
2022年,廣東將進一步壓實河湖長制工作責任,加強河湖長業務培訓,強化監督考核與激勵問責。強化流域治理管理,發揮好河長辦組織、協調、分辦、督辦職能,提升“流域+區域”協同治理水平。深入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范化,按照省總河長令部署,著力抓好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力爭年底高標準完成整治任務。有序推進萬里碧道建設,堅持治污先行、安全為重、生態優先,著力補齊水安全、水環境短板,強化河流保護和生態修復,力爭2022年新建成碧道1800公里。同時深入挖掘碧道的經濟內涵,積極開創水經濟發展新模式,推動“碧道+水上運動”、文化旅游、水文化創意等產業蓬勃發展,打造廣東生態活力濱水經濟帶。(撰文:李赫粵河清)
關鍵詞: 有能有效 萬里碧道 河湖面貌 巡河督導標簽:
- 方大炭素炭磚生坯產量創新高
- 第131屆廣交會4月15日線上啟幕 將有5333家參展企業、11791個展位“云”亮相
- 降溫+降水+大風浮塵 未來10天甘肅省大部天氣多變
- 甘肅省出臺意見加強鄉村振興鞏固銜接資金監督 防止資金“跑冒滴漏” 嚴查“微腐敗”問題
- 樂東佛羅鎮打造鄉村振興支柱產業 金錢樹成了農民的“搖錢樹”
- 潮南紅場鎮構建茶葉產業“一核三區”布局 有效帶動本地群眾穩定增收
- 惠州全力推進燃氣用戶安全隱患排查 守住城市安全運行底線
- 深圳GDP今年預期增長6% 上市公司總數2025年力爭超過600家
- 田林“大風車”轉出綠色效益 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 賀州市八步區推進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 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 廣西全面完成耕地后備資源調查評價工作 為嚴格管控耕地“非糧化”建立嚴密屏障
- 廣西大力推進清廉社區建設 提出19項主要任務和57項具體落實措施
- 邢臺全面推進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 最大限度提高市場主體退出效率
- 張家口掀起春季植樹造林熱潮 持續筑牢首都綠色生態屏障
- 春季農業生產需注意!本周甘肅迎來大風沙塵、降溫、降水、霜凍天氣!
- 福州都市圈109項政務服務可“異地代收代辦” 大大提高市民辦事效率
- 廈門同安區影視文化發展中心揭牌成立 打造影視孵化基地提供“一站式”優質服務
- 深圳打造風投創投集聚區 為深圳實體企業發展、區域經濟騰飛作出積極貢獻
- 深圳“真金白銀”推動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打造全球影響力的大灣區消費高地
- 浙江開展小微主體技能培訓 全面提升小微主體職業技能水平
- 晉中全力打造八大新興產業集群 大力實施“三鏈四群”產業升級培育工程
- 植樹添新綠 不負好春光 蘭州各界積極開展義務植樹保護綠色生態屏障
- 肅北鹽池灣濕地迎來大批返遷斑頭雁
- 太原市婚姻登記實現全市域通辦 有效緩解婚姻登記跨區登記難
- 今起蘭州市將有強降溫大風沙塵及霜凍天氣
- 冷空氣造訪 甘肅大部降溫
- 本周平涼市將有大風沙塵降水霜凍天氣
- 黑河市117個重點項目實現“開春即開工” 今年計劃完成投資34.3億元
- 肇慶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能源基地 全力保障綠色能源供應
- 濱海新區82個重點項目應“云”而生 總投資580億元“大單”落地
- 1 紫光國微:預計2022年第一季度凈利潤5.1億元-5.5億元
- 2 中國汽車3月銷量有較大下滑 眾多汽車制造商都感受到了產量限制之痛
- 3 海信家電: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83.04億元 今年將繼續推進智慧新生活戰略
- 4 零部件供應出現問題 日本多家車企接連宣布停工或減產
- 5 印尼科技公司Goto股價在盤中交易期間一度躍升了23%
- 6 2021年科大訊飛全年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83億元 遠超預期
- 7 特斯拉中國3月份批發銷量達到了65814臺 集中交付國內市場
- 8 疑似奔馳純電smart實車曝光 網友直呼辣眼睛
- 9 阿里健康上線“防疫專區” 提供免費的線上健康咨詢問診和心理疏導服務
- 10 高通將發布2022財年財報 預計營收102億美元-1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