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襄陽4月6日訊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也沒有舍生忘死的壯舉。他從警31年,連續9年都在負責管理谷城海拔最高、路況最差、通行最危險的高山公路,3000多個日夜的堅守,換來“谷城屋脊”3萬余名群眾的交通安全,先后獲得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并被授予“襄陽市五一勞動獎章”、“全市優秀政法干警”等多項榮譽。
他就是谷城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大隊長何志敏。他聚力難點,苦干實干,為谷城交警大隊獲評“全國公安機關成績突出交警大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千百次轉身,指揮崗亭的鐵皮地板被擂出一個窩
【資料圖】
1993年從事交警工作后,何志敏被安排在谷城城區最繁忙的路口執勤。當時,交通指揮還靠打手勢。何志敏沒有多的經驗,他就使出了笨辦法——站好崗、打好手勢,把自己像釘子一樣釘在方寸大小的崗亭上。
每天上千次的轉身、站正,崗亭的鐵皮地板硬是被他擂出了一個窩。這個細節被一位路過的記者用相機拍下,很多老百姓記住了這個“把鐵板站出窩”的交警。
翻開何志敏的日記本,細看他平時無意的記載,多年來,由其參與的為群眾解決的急難愁盼大事小情有900多件。
他經常利用日常執勤執法的契機,深入各社區、門店等單位,征集群眾對于城區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對于12345熱線、政風行風熱線等收集到的意見建議、咨詢求助,他總是第一時間予以回應,耐心解釋溝通,贏得人民群眾的滿意。
有一次,谷城光彩市場工作人員找到何志敏反映:“市場門前的道路加裝了中控隔離護欄,導致運送大型設備的車輛進出不方便,能否幫我們解決?”
接到情況后,何志敏連夜組織人員在市場附近的紅綠燈路口施劃了調頭箭頭,方便貨車進入市場。感動于他的服務態度,不久后,市場負責人將一面印有“辦事高效人民公仆”的錦旗送到谷城交警大隊。
3000多個日夜,守護30000余群眾交通安全
2009年起,何志敏擔任中隊長,負責谷城西北片山區3個鄉鎮的道路管理。其中包括號稱“谷城屋脊”的趙灣鄉,這里最高海拔1500多米,每逢大雪便封山,275省道(原谷粟路)是唯一的進出通道。而春節前后正是這個務工大鄉百姓進出最密集的時段。
為了讓群眾能安全出行,何志敏費盡心血。2012年冬天,一場暴雪導致趙灣鄉封山,何志敏背著方便面帶大家步行。為了讓大家能吃口熱飯,何志敏和同事們在沿線搭起3處窩棚,支起爐灶燒水給大家泡面。
就這樣,一趟趟帶返鄉的民工上山、又一步步伴隨著走下山,何志敏和同事們用一個個腳印串起了山區群眾出行的“安全鏈”。
趙灣鄉副鄉長敖潔說,即便是后來回縣城工作,每到極端惡劣天氣何志敏也還是會回鄉里指導交通安保工作,“只要有他在,我們心里就踏實!”
何志敏出生在谷城縣茨河鎮一戶農家,兩歲時父親去世,母親隨后離家,他在4個姑姑的輪流照料下長大。何志敏說,那時候農村的日子都不好過,但周圍鄰居誰家如果做了好吃的,都會給他端一碗。“在高山雪地的趙灣鄉,又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據統計,每年春運期間,何志敏等民警都要在谷粟路上護送滯留車輛600余臺,護送上萬人次的群眾安全往返。9年里,谷粟路上沒有發生一起較大以上交通事故,而何志敏也9年沒有回家過年團圓,每一個春節都在山上度過。
把群眾的平安守護好,是職責更是最想做的事
近年來,在何志敏的帶領下,谷城交警大隊民輔警把全部精力傾注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確保了所有案件辦理程序合法,均在法定期限內辦結,違法行為處罰率100%,無一起因責任不服引起復議,無一起程序不到引起行政官司。
31年來,何志敏與家人聚少離多,他把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當中。2018年,兒子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何志敏忍不住埋怨了妻兒幾句。沒想到妻子傷心地說:“兒子從小學到初中畢業,你接送過幾回?學習上你關心過幾次?你盡到了當父親的責任嗎?”面對妻子委屈的淚水,何志敏十分愧疚。
但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高二下學期,兒子突然提出要退學。學校規定每周三中午家長可以送飯,何志敏專門調休,堅持每周過去送一次飯。他至今記得自己第一次送飯的情景:當兒子看到是父親來送飯,先是一楞而后低頭默默吃完飯,一句話沒說扭頭回了教室。
當何志敏第二次送飯時,兒子叫了一個同學一起吃,再后來兒子有說有笑的叫來了五六個同學。為了讓同學們都能吃飽,何志敏后來都是送一鍋飯。
第二個月,何志敏像往常一樣去送飯。有一天,孩子們剛到校門口下起了雨,何志敏脫下衣服為孩子們遮擋,自己則渾身濕透。那一天,是何志敏最難忘的一天,他在返回途中接到了兒子的電話:“爸,以后你不用特地過來送飯了,我決定好好讀書,您安心工作!”
妻子有時不理解:“老何啊,你這樣一個沒爹沒媽的人,天天拼命工作到底為了啥?”
“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更是一名人民警察,把群眾的事辦好,把他們的平安守護好,這就是我的職責,也我最想做的事!”這,就是何志敏對待工作和生活的態度。
(丁心栓 通訊員:毛曉凌、王樹森)
標簽:
- 天天新消息丨襄陽優秀干警何志敏:守護群眾生命安全的最美“警”色
- 全球觀天下!減環節優服務 隨縣優化營商環境按下“快進鍵”
- 隨縣舉辦“請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招商推介暨重點項目投產活動
- 創新升級增強服務消費 助力群眾過上美好生活
- 環球今日報丨江西2023年將新增發放150億元創業擔保貸款
- 每日視點!湖北出臺“9條措施”激勵科技創新 最高獎補500萬元
- 每日消息!春雨蒙蒙潤泉城
- 菏澤曹縣:牡丹賞花正當時
- 全市場投資選手朱熠再出“基” 華夏興夏價值一年持有混合4月10日起發行-資訊
- 環球快播:物聯網龍頭ETF(159896)、信息科技ETF(512330)聯袂漲超1.2%,雙雙沖擊六連升,晶晨股份、瑞芯微、深科技等漲幅居前
- 公交車賣菜了?“公交便民驛棧”亮相北京街頭,3年內建300個
- 全球速讀:養老機構拒退十余老人押金,法院執行吃閉門羹,兩人被司法拘留
- 發現房東22萬現金!房屋中介這波操作亮了 視焦點訊
- 環球熱文:山西大學東山校區元代墓出土多件精美瓷器
- 當前報道:電動自行車充電新規一周年,有哪些變化?還有哪些問題待解決?
- 世界訊息:明德生物:公司投資的北京君聯昕遠壹號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已經開始運作
- 工行宿遷泗洪支行成功辦理首筆數字人民幣繳稅業務-當前熱門
- 無錫工行錫山支行高效服務獲得企業點贊
- 焦點快播:工行宿遷分行營業部營業室積極爭創市級巾幗文明崗
- 工行宿遷泗陽支行抓實新入行員工培養 凝聚青春力量
- 全球動態:工行宿遷宿城支行成功落地蘇北首筆數字人民幣國企工資代發
- 【天天新要聞】網傳青海大熊貓實為雅安拍到
- 男子用手電筒嚇死1100只雞獲刑 法院這樣判
- 世界新消息丨索要千萬逼死老公案一審宣判 妻子退還男方上千萬財產
- 汶川綿虒鎮:黨建引領百畝荒灘變菜園 環球時快訊
- 清明祭英烈,四川66萬余人走進烈士陵園緬懷先烈
- 天天速看:【千秋翰墨·崇州首藏】 成都崇州舉行第六屆《寒食帖》紀念活動
- 天天快資訊:國際金價創逾一年來高點 市場避險情緒持續升溫
- 今春天氣頻頻“變臉” 是否異常?如何應對?_焦點速遞
- 環球最新:地大研究團隊提出6.3億年前“雪球地球”新模型
- 1 全市場投資選手朱熠再出“基” 華夏興夏價值一年持有混合4月10日起發行-資訊
- 2 環球快播:物聯網龍頭ETF(159896)、信息科技ETF(512330)聯袂漲超1.2%,雙雙沖擊六連升,晶晨股份、瑞芯微、深科技等漲幅居前
- 3 公交車賣菜了?“公交便民驛棧”亮相北京街頭,3年內建300個
- 4 全球速讀:養老機構拒退十余老人押金,法院執行吃閉門羹,兩人被司法拘留
- 5 發現房東22萬現金!房屋中介這波操作亮了 視焦點訊
- 6 環球熱文:山西大學東山校區元代墓出土多件精美瓷器
- 7 當前報道:電動自行車充電新規一周年,有哪些變化?還有哪些問題待解決?
- 8 今春天氣頻頻“變臉” 是否異常?如何應對?_焦點速遞
- 9 環球最新:地大研究團隊提出6.3億年前“雪球地球”新模型
- 10 銀保監會:防范“代理退保”“以房養老”“投資理財”三類養老詐騙陷阱 快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