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嘮嗑向:AI時代與藝術創造的未來

      發稿時間:2023-03-20 17:49:13 來源: 嗶哩嗶哩

      申明:疊甲,以下所有內容都僅個人觀點,若文章中出現與意見違背的點,大可左上角點擊離開,或者禮貌轉移評論區探討,影響心情的評論我會直接舉報刪除。同時為了減少篇幅,會縮減各種拐彎抹角的名詞解釋和闡述,還請諒解。因為上一期的專欄寫的有點生硬了,所以這一期會改變一下闡述的方式,讓文章更有嘮嗑的味道,如果你想看硬核的文章可能會失望。

      文章簡概:1.從長遠角度來看,AI是人類文明的發展,我舉雙手支持AI的發展。2.在現階段AI會擠壓畫師的就業空間,和繪畫行業的入門門檻,從而大大減少藝術創造的產出。3.AI的存在降低部分人群藝術審美的能力。


      (資料圖)

      我對于AI繪畫的初識:

      雖然不是什么繪畫大佬,但是接觸繪畫已經有了很多年了,同時也認識很多從事繪畫行業的朋友,我自己也是從事藝術設計行業的,所以個人認為有著一定的話語權。

      在去年年中的時候ai繪畫爆火,我并沒有那么在意,因為繪畫,作曲,設計,寫作都是一種藝術創造性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只有我深有體會我才會創作,我的作品才會因此驚艷好看。不得不說很多藝術大師他們產生的風格和他們的人生經歷還有思想有著很大的聯系,是人的感性思想創造了他們的作品,也創造了他們的別樣風格。其次,創作是一個自我享受的過程,就好像我做設計師,但是我從來沒有放棄畫畫二刺猿美少女一樣,我愛好所以我創作。所以當時我并沒有認為AI創作有什么好去批判的,AI創作確實有助于行業的發展和延續,它可以很快的畫出畫師想要的意向圖,很快的美化MAD等動畫衍生作品的缺陷(包括現在我依舊覺得AI對于行業發展有著幫助,當然是另外一方面。)

      讓我改變想法的是在今年的年初,我在某書會經常保存一些國內畫師的畫作,我在瀏覽我的收藏的時候,我發現有一個畫風好多畫師都畫了,就是中國配色的畫風,我就挺驚訝的這么好看的畫風盡然這么多人模仿的這么好,后來我發現我在某書收藏的三分之一的不知名畫師畫作都是AI創造。于是我開始粗略的了解AI畫作的特征,到現在還有很多畫我會在第一眼分辨不出是不是屬于AI,我給我從事繪畫行業的朋友看,他們甚至也會看不出來。(以下是我在網上搜索的圖畫,我想考考大家能不能辨認出來哪個是AI呢?)

      答案是:以上全部都是AI創作,當時我第一眼是看出了一和三兩個為AI,AI創作已經不局限于各位所見的那種濃厚圖且精致的畫面,他們的學習速度驚人,他們會適當的留白和風格化,會用大筆觸等各種熟練畫師才會使用的技法。我和幾個畫師朋友也開玩笑,如何辨認AI?畫的夠完美就是AI,畫面節奏感平均,每一筆都沒有問題,每一筆都像畫了幾十年的畫師一樣的技巧就是AI,當然還有一點不可否認,AI創作都有一個硬傷,缺少生活常識,例如人物與周邊構筑比例問題,人物姿態問題,等等畫師不會犯得低級問題,AI會。確實AI就像一個9歲的孩子但是有著90歲畫師的手一樣。當然它會學習,從一開始的手部完全崩壞的問題,到現在它們會避開或者已經可以畫出比較簡單的手部動作,它們一直在學習,并且學習速度飛快,這也是我們所畏懼的,就好像JOJO里面一樣,你的成長值是A那就不得了了。

      AI是否會藝術創造?

      那么AI到底有沒有藝術類創造呢?如要確切的答案,是沒有,創造是創新的過程,一個風格的創造,一個新的構圖是一代一代畫師突破自己的過程,很多畫師畫了十幾年可能就一兩張圖破圈,AI使用的都是已有畫師的構圖方式和風格表現,所以AI并沒有什么藝術創造,他也不可能取代畫師的工作

      但是這種創造是相對的,最近我看到很多人在拿AI與米山舞老師的對比,AI模仿米山舞老師的畫到底是誰畫的更好,其實這個對比很無聊,因為畫師作品中很多的人體結構會為了配合視覺效果改變透視關系,這種主觀創造AI不可能學會,這樣的畫師的每一幅畫都是一種新構圖,所以二者沒有可比性。

      但是拋開對比的米山舞老師,或者說拋開與AI對標的大神級別畫師,AI學習米山舞老師畫的畫真的不好看嗎?好看的很,并且AI有著更多的縫合色彩,他完全可以采用別的畫師的畫風來畫這個構圖,可以用望月老師的風格,可以用焦茶老師的風格,可以用荻佬的風格,它可以學的太多了,那這是不是一種創造呢?答案是,是的。并且,他確實可以間接或者直接給與畫師壓力。

      畫師學習的過程是不斷產出藝術的感性源泉,AI跨越了這點。AI是否能像畫師一樣再創造?

      討論這個問題其實還是要從AI是否能藝術創造講起。我在幾周前看過一個講座,講的就是這個話題,和我上述相似,繪畫,作曲等等使我們創造性的展示,是一種感性思維,從這一點上講,AI不能代替,但是如果現在的藝術并沒有宣發情感呢?

      不是所有的繪畫作品,甚至很少是感性的宣發,我們創作的過程是在積累繪畫經驗,學習相關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審美能力,構圖能力的過程,感性的表達是建立在我們有著一定的理性基礎的條件上,只有我們對于人體結構這些理數化要素了解的夠深了,我們才能像米山舞老師一樣畫透視,我們才能做那些所謂的感性創造。

      再舉個例子:就好像已經去世的焦茶老師(無意冒犯,就是焦茶比較出名才舉著個例子),其實很少人有追溯本源去發現這種畫風的由來,因為好看所以畫了。這種風格被歸類為(ligne claire)我最早了解這種畫風感覺像是上個世紀的英美波普運動,其實有著很深的時代意義和感性意義,而后才成為一種定性的風格,繼承者宮崎駿老師,鈴木英人老師和焦茶老師。

      所以感性創造基于理性結構的理解,而感性的內容又可以讓畫家們產生出所謂的風格要素,供后人學習。AI是對于風格和理數化結構的模仿,在感性上難以創造新的風格,但大部分的畫師也是一樣,基于風格的模仿繼承不過做了主觀的處理,所以AI和大部分的畫師一樣并不能大量的感性創造,但是畫師強在可以主觀處理。

      再次舉例:

      很多的風格源于感性的宣發,因為逐漸普及成為了一種風格受到不斷地模仿,那么AI為什么不能模仿呢?所以當我去搜索AI穆夏風格的時候,我發現AI竟然已經可以模仿大師穆夏的風格了。說明在理性的風格學習上,AI已經可以取代大部分的畫師了。

      重要例子:如果大家有去了解,可以明顯感覺到焦茶老師肯定受過這些長輩的影響,而焦茶老師也是這種藝術風格的繼承者將畫風繼承,從而帶入現代的審美觀,可謂一種創造,但是也是一種模仿。焦茶老師是天才,但是看p站也可以看出他的歷程,一開始的完全不同的畫風,琢磨人體結構到場景繪畫到風格嘗試,再到轉折點突破,我們可以看到老師一步一步成熟。他的創造建立于他對于繪畫硬性知識的積累之上,這也是為啥很多畫師一開始得學習素描,速寫了解人體的原因,這是基礎,沒有基礎沒有創造。

      總結:可以說AI繞開了作為一名畫師學習的過程,這是大家沒有關注到的,但是畫師作為一個藝術創造行業的人員,學習的過程才是藝術產出最重要的根源

      在資本當道的時代,AI間接或直接扼殺了作為畫師成長的過程,減少了藝術的產出

      對比AI它代替不了大神級別的畫師,但是他憑借現階段存在的風格加上構圖方式,完全可以創造出更多優質的作品,當AI可以像焦茶老師一樣繼承風格的時候,何嘗不是一種恐怖谷效應呢?這樣的AI完全可以取代60%的畫師崗位,而殺死這些中產階級畫師的就是畫師本身。當然,現階段的大神級畫師反而會增值,因為AI不能取代他們,反而可以讓他們的畫更加出眾。

      但從長遠角度來看,AI是對創作行業結構性的打擊,不只是排擠了現在的創作者,同時是對未來的創作者,或者說限制了人類創造的發展。

      原因:我上面舉了焦茶老師的例子,焦茶老師的風格轉變似乎是在那一幅畫上,其實是在他學習的全過程中,早在他學習人體時,他便已經開始帶入一定的風格化,而這時候屬于他的快速學習期,放眼整個畫師圈可能屬于中流,便是后60%的畫師。那若AI可以取代60%的畫師,將大部分還在成長的畫師送走,或者直接導致一大批人不想踏入這個行業。大量減緩繪畫創造和藝術發展,其他行業也是如此。

      這并非危言聳聽,很多人說繪畫是人們的熱愛,不會因為有了AI而放棄,這句話是對的,但是說這句話的人并沒有對畫師負責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是畫師磨煉路上最大的問題,并不是所有的畫師都是家里有錢,都是有很多時間繪畫的,而中產畫師已經完全可以用他們的作品謀取一定生活費用,同時繼續深造。但是如果人們可以不需要畫師,利用AI生產自己喜歡的作品,從底層上減少了畫師的客戶群體

      這樣在畫師成長路上卡死脖子的問題便出現了,大部分的畫師沒有生活費用和時間磨練畫技,從而發展成為大神,最后減少了藝術產出,其實很現實,如果我作為一個上班族,我每天的興趣愛好是上班回來畫畫,我還能短時間發展成為大神,為什么一開始我不踏入這個圈子?但是AI擋在我前面,我即便是熱愛,踏入這個圈子沒有客戶群體提供我生活,我照樣會放棄。

      更為諷刺的是什么?讓這些畫師失業的是畫師群體本身。

      幾乎所有的AI繪畫都是投喂畫師作品,經過深度同類學習誕生的產物(詳細不介紹可以自己搜論文),這些作品沒有受過畫師本人的授權,只要你愿意,AI就可以學。顯然基本上所有的畫師都是反對AI的,因為他們知道它在斷送他們的熱愛,讓壓力給到更高級別的畫師。

      AI在改變藝術客戶群體的整體審美能力。

      同時AI的作品固然優秀,但是依舊缺少深度,正如上訴所說,大量的基礎結構問題,風格表面模仿,或者說同質化嚴重,我不知道AI未來能否像米山舞老師一樣打破常規創造出全新的構圖,但是至少現在我認為AI作品能達到的審美標準依舊很低,可以說驚艷好看但是絕不耐看,并且很快被人遺忘。(后面有機會也會出一期AI審美)

      審美不分高低貴賤,但是審美能力是有差別的,例如:一個完全不看動漫的人,你給他看一部動漫,他便會形成屬于自己對于動漫作品的審美基本標準。但是一個看過十幾年動漫的人,他們有著豐富的閱歷,可以說他們有著更高的審美能力。

      AI的出圖效率極高,從長遠角度來看,其實是有利于客戶群體審美能力的提升的,但是在短時間內,或者在繪畫圈外的非客戶群體,AI的出現平化了藝術的表現力,是對大眾審美能力的削弱。舉個例子:農村的土別墅,在我們設計師行業是對鄉土文化的毀滅性打擊,它的普及是對設計師群體和設計客戶的審美提升,讓我們知道它見多了有多難看,但是對農村人是審美的降低,因為他們根本不在意那些破樓有啥好看的,但是這確實給我們鄉村改造制造了很多的麻煩。

      尾聲

      說道現在我相信我已經粗略的分析了AI的影響,其實無論是藝術行業者面對的AI繪畫,還是諸多文職行業者等等面對的ChatGPT,在現階段沒有人是不在畏懼的,因為這個時代就像曾今工業革命的時代一樣,機器在不斷替代人工,我們并非畏懼失業,而是畏懼在資本當道的時代下,我們會失去生活,我們也并非與機器抗爭,而是在于這個時代抗爭,在于不公平的潛在階級問題抗爭。不過,或許資本主義并不會讓AI發展,當貧富差距拉開,經濟不能順暢流通的時候,所謂的變革不再是單純的一次經濟危機,而是社會制度的改變,所以我相信共產主義的到來,但是這樣的變革需要多少的鮮血不得而知。

      同樣正如我文章所說,AI確實是人類的進步,他讓人們回到了本源,機器代替了人所謂的工作,讓人們去發展自己的熱愛和愛好,但是他不符合資本主義的時代。作為活在這個時代下的人,我們不應該去抵制AI,但也請尊重各種會被AI威脅的行業,不要去投喂未授權作品給AI,不是阻止AI的發展,而是尊重每個畫師自己的選擇和現在的生活,因為在這個時代,我們別無選擇。

      同樣,希望大家可以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去品位更有深度的作品,藝術是人類留存在世界上的烙印,更是作為人流傳至今的血脈,將人的創造與機器的創造劃分開的重要標準。若您可以品位更多的藝術,其實就是在品嘗人類發展的歷史。AI的發展或許會減少這個年代的藝術產出,但是約束不了我們思想的進步,我也相信,即便是資本的約束,也不會讓藝術家們減少創造和對于自身夢想的追求。

      感謝各位的觀看,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有問題希望評論區禮貌討論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