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存款利率告別“3”時代 不想波動太大還能買點啥?-環球速看

      發稿時間:2023-06-20 10:12:32 來源: 華夏基金

      來源:華夏基金


      【資料圖】

      伴隨著本月MLF利率的調降,“降息”宣告落地,當前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回落至2.7%下方。

      與此同時,近來大中型商業銀行掀起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各行掛牌利率降至2.5%及以下,定期存款利率正式告別“3%”時代。

      一邊是低利率環境下利息下行,很多產品在“資管新規”后失去剛性兌付的托底;一邊是股市的來回震蕩磨人心態。

      到底如何才能降低波動?投資有沒有更穩妥的選擇?買點固收類基金行不行?

      事實上,固收類基金只是一個籠統的稱呼,不同類型之間可能天差地別,在進行配置的時候也是有不少小技巧的,沒有選中適合自己的,也很難實現“穩妥”。

      固收類基金值不值得買?到底有哪些差異?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產品?接著看,挖掘基帶你好好捋一捋。

      #1

      固收類基金值不值得買

      從長期財富管理的角度來看,配置固收類基金的確具備一定的必要性。

      首先,固收類基金主投債券,而債券可以生息,所以在長期有望獲得持續向上的較好回報。

      比如說,我們買入一只兩年期的債券,票面金額100元,票面利率是3%,每年付息一次,那么在接下來的兩年中,每年可以獲得的利息都是3元,最后還能收回100元的本金。

      除非債券發生了違約,則持有至到期能獲得的現金流是固定的,所以債券投資又被稱為“固定收益投資”。

      正是由于票息的存在,投資債券在長期就有望獲得持續向上的較好回報:

      從2004年至今,代表債券整體表現的中證全債指數屢創新高,實現了4.5%的年化收益率。

      而代表公募債券型基金整體走勢的萬得債券型基金指數更是跑出了明顯的超額收益,年化收益率可達5.8%,對于偏穩健的長期投資理財資金的確具備較好吸引力。

      (來源:Wind,統計區間2002-12-31至2023-5-30,指數歷史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不代表基金產品表現)

      其次,投資理財先要拿得住才能賺得到,固收類基金的“震感”相對更低,可以作為資產配置中的“壓艙石”。

      (來源:Wind,截至2023-5-31,收益率和最大回撤指對應的萬得基金指數表現。指數歷史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也不代表具體基金產品表現。)

      如上圖所示,權益類基金的長期回報的確明顯領先,成為對抗通脹、追求資產保值增值的更優途徑。當然,投資者也應考慮到更高波動帶來的影響,衡量自身對于風險的承受能力,避免因為拿不住或是錯誤的申贖,最終拉低了收益率。

      相比之下,固收類基金雖然爆發力不及權益類基金,但表現明顯更穩健,萬得債券型基金指數在過去十年連續實現了正收益,更能帶來“細水長流”的持基體驗,因此更容易拿得住。

      而且長期來看,大多數固收類基金長期業績并不遜色于滬深300、上證指數等主流股票指數,而對回撤的控制明顯更佳,的確適合可以作為資產配置中的“壓艙石”。

      最后,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忽略資產配置這一免費的午餐,股債兼有的投資方式可以幫助投資者在能承受的風險范圍內,盡可能實現收益的最大化。

      在《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格雷厄姆給出了一個簡單有效的資產配置公式:50-50策略,即股和債倉位各50%,其中股票的倉位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在25-75%之間進行調整。

      由于“股債蹺蹺板”效應的存在,這一策略的有效性也得到了較好印證。

      如下圖所示,滬深300指數在震蕩中上行,總是潮起潮落、牛熊交替。熊市的跌幅可能會讓很多股民虧到懷疑人生,但由于“股債蹺蹺板”的存在,那幾年間債市均有不錯的表現。如果將股債按比例進行配置,就能夠極大地減小波動,平滑收益率曲線,最終還能取得不錯的收益。

      (來源:Wind,統計區間:2016/6/22-2021/6/21。指數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

      把這個策略應用到實操中,就是應該考慮同時配置權益型基金和債券類基金,讓投資更容易拿得住,并且最終能夠獲得長期持有帶來的時間的饋贈。

      #2

      “五花八門”的固收類基金,到底有哪些差異?

      我們來看一張圖:

      如上圖所示,從近十年的業績回報來看:

      偏債混合型基金>二級債基>一級債基>中長期純債基金>短期純債基金,年化收益率分別是7%、6%、5.2%、4.8%和3.7%。

      給大家一個參照物,滬深300指數同期的年化收益率是4.5%,與中長期純債基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近似,但最大回撤達到了46.7%。更低的回撤加上較為可觀的年化收益率,使得固收類基金的確比較適合作為長期投資理財的標的。

      1)純債型基金

      持倉都是普通債券,不含權益,優點是波動不大,年化收益率又比常見的貨基或者銀行理財更高,可以考慮作為“防御型”的底倉配置。

      純債型基金還可以進一步分為短期純債型基金中長期純債型基金。二者的區別在于,短期純債基金主要配置的是剩余期限較短的短期債券,而中長期債券型基金則以配置中長期債券為主。

      債券的市場價格和市場利率的變化方向是相反的,就是說市場利率上升,債券價格通常下跌;反之亦然。而債券的剩余期限越長,利率的波動對它的影響就越大。

      所以,純債基的凈值回撤主要是由于市場利率水平上升導致的債券價格下跌,但我們對此無需焦慮

      舉個例子:

      我們買入一張1年到期,票面金額100元、票面利率3%的債券,買入時的市場價格是100元。由于市場利率上行,債券的市場價格跌到99元,就出現了浮虧。

      但一旦債券到期,發行人只要沒有出現違約,我們就可以拿回100元本金和3元利息,不僅一舉收復失地還能實現盈利。

      當然,純債型基金最主要的風險就是“踩雷”,也就是買到了因為違約而不能如期兌付的債券。一個常見的“暴雷”標志就是凈值突發暴跌,比如說單日跌幅接近1%甚至以上,或者連續回撤達到3%。

      所以,如果純債基金短期虧損,但并沒有“踩雷”的現象,則不妨多點耐心。資本市場波動在所難免,但我國債市向來熊短牛長,時間就是熨平波動的良藥。

      2)“固收+”基金

      這類產品以債券打底,旨在獲得穩定債券收益的同時,通過配置權益資產來博取業績彈性。其實就是通過股債的科學搭配,以提高投資的性價比和持有體驗。其中:

      一級債基屬于債券型基金,不能直接進行股票的級市場交易,過去可以參與IPO打新,但已經叫停。所以現在的一級債基如果在持倉里有股票,那么可能是通過可轉債轉股獲得的,需要在規定期限內賣出。

      二級債基也屬于債券型基金,同樣不參與打新,但可以直接進行股票二級市場投資,權益類資產不超過兩成倉位即可。

      偏債混合型基金屬于混合型基金,長期平均風險和預期收益介于股票型和債券型之間,可以參與IPO打新、也可以進行股票二級市場交易,權益資產倉位通常在10-30%左右。

      在理財凈值化、市場利率下行的大環境下,“固收+”進可攻退可守,成為對抗通脹的較好選擇。

      這里也要提醒大家,同是“固收+”基金,也可以分為定位“穩健”和定位相對“激進”的,高收益的背后一定是相對更高的風險,一方面可以從歷史回報和最大回撤情況中看出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入手前咨詢一下你的理財經理,千萬不要奔著穩定然后買到了不匹配的產品,不符合心理預期的情況下的確會承受很大的壓力。

      當然,對于波動也無需過于擔心,專業機構可通過不同產品定位,調整債券、股票和轉債策略,把回撤控制在合理范圍。

      而且,從歷史數據來看,固收+產品長期持有具備較高勝率,出現短期回撤并不意味著一定會出現實質性虧損。

      #3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固收類基金?

      1)結合自身投資目標

      除了關注收益率和波動,我們還需要認真衡量投資期限。

      一筆長期不動的錢,如果全部購買貨基或短債基金,那就損失了獲得更高收益率的投資機會;同樣,“短錢長投”也是常見的誤區,如果目標是追求更高回報,就不應執著于短期賺快錢。

      對過去十年相應萬得基金指數的表現進行回測可知,時間確實可以換空間,持有期越長,取得正收益的比例就有望越高。

      如圖所示,純債基持有超過1年、“固收+”產品持有超過2年,便有很大概率取得正收益,如果把持有時間拉長至5年,取得正收益的比例可達100%

      如果將“取得正收益概率達到85%”看作合適的持有期,在風險偏好匹配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進行如下搭配:

      (風險提示:以上僅作為示例,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

      2)觀察市場利率環境

      通常來說,在利率高位,可以考慮投資中長期債券基金;在利率低位,可以投資中短期債券基金。

      市場利率指標可以參考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的走勢,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一般來說接近3.4%算高位,2.8%以下算低位。

      圖:2018年以來中債10年期國債收益率

      3)判斷具體產品的投資價值

      決定好投資期限和品種后,就涉及固收類產品的具體挑選,一般來說:一看業績指標,二看歷史排名,三看基金公司水平。

      業績指標:

      重點關注“卡瑪比率”

      卡瑪比率=區間年化收益率/區間最大回撤,也就是“收益回撤比”。

      卡瑪比率越高,說明這只基金在承受單位損失時,所獲得的回報越高,因此數值越大越好。挖掘基一般要求卡瑪比率不小于2,大家可以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情況來調整。

      (來源:天天基金,以上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作為示例引用)

      歷史排名:

      推薦大家使用“4433法則”,可以較好的幫我們篩選出那些短、中、長期表現都比較好的產品。

      第一個4:近2、3、5年以來業績排名同類前“1/4”

      第二個4:近1年以來業績排名同類前“1/4”

      第一個3:近6個月業績排名同類前“1/3”

      第二個3:近3個月業績排名同類前“1/3”

      基金公司水平:

      相較于權益類基金,基金公司的實力對債基的影響尤為顯著。

      其一,在當前信用債分化明顯、“暴雷”頻發的環境下,信用研究團隊的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司整體的信用債投資水平。大型基金公司的信評團隊一般組建時間較長,研究框架成熟、覆蓋的方向全面、分工較為明確,也能聚集業內的人才,因此具備相對優勢,有望更好地把控風險。

      其二,債券主要是在銀行間市場交易,只有小部分像股票一樣在交易所交易,銀行間市場的交易規則跟股市不一樣,不是通過掛單撮合成交,而是需要自己跟對手方進行詢價,逐筆達成交易。在這個過程中,管理規模大的基金公司在市場中會具備更大的影響力,自然也會形成更強的議價能力。

      因此,購買固收類基金前,大家不妨搜索一下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資能力的排名,以及公司的管理規模排名,盡量挑選靠前的大公司。

      (責任編輯:葉景)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