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每日看點!銀行精準助力科技創新 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完善

      發稿時間:2023-06-15 08:17:35 來源: 中國網理財

      6月13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滴灌,加強對創新型、科技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信貸支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前銀行科創領域金融服務已走上快車道。近年來銀行業針對科創企業“兩高一輕”(高技術、高風險、輕資產)特點,創新完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強化科創金融供給,持續為科技創新領域注入金融動能。

      多家銀行科創貸款超萬億元

      “目前農行服務科創企業總量5.3萬戶,投放科創企業貸款余額1.5萬億元。當前我國銀行業科創方面的金融服務已經走上了快車道。”農業銀行董事長谷澍日前表示。

      建設銀行副行長紀志宏介紹,一直以來,建設銀行高度重視科技金融業務發展,構建了企業級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全力推進科技成果評價改革試點工作,引導資源向科創領域傾斜。截至3月末,該行科創評價體系覆蓋了67萬家各級政府白名單的科創企業,貸款余額超1.4萬億元。

      農行、建行是目前銀行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銀行業針對科創企業“兩高一輕”特點,創新完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強化科創金融供給。

      記者梳理多家銀行年報發現,去年銀行在支持科創企業融資方面突破顯著。截至2022年末,工商銀行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企業貸款余額1.23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1.75萬億元;農業銀行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1.2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超3800億元;建設銀行科技企業貸款余額突破1.2萬億元;中國銀行對科技金融領域提供綜合金融支持約1.45萬億元。

      破局科創企業融資困境

      長期以來,由于科創企業普遍存在規模較小、生存周期較短、運營和回報預期穩定性差等問題,在融資過程中,常常被銀行的審慎原則拒之門外。

      業內人士表示,科技創新企業尤其是中小型科創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已成為社會多方共同攻堅的難題之一。雖然近年來科技金融領域快速發展,但目前銀行體系的科創金融供給與企業實際金融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缺口,有待進一步提升服務效能,疏通堵點和瓶頸。

      谷澍表示:“我們常說的瓶頸、堵點主要是三個:一是科技創新本身日新月異,不斷催化出一些新業態和新企業。銀行業始終處在追趕狀態,還需要有快速迭代更新這個領域相關服務的知識儲備和專業能力;二是商業銀行天生比較審慎,這種審慎的風險偏好和科技創新高風險之間存在錯位,特別是處在種子期、初創期的科創企業融資,其本身有高風險、高收益特點,而傳統的信貸服務面對這種特點的融資介入是比較難的;三是在進一步拓展科創金融方面,如何匯聚整合各方面力量、打造更完善科創金融服務生態,還需要加快推進。”

      創新信用評價體系

      為解決科創企業信用評級問題,建設銀行創新構建了科技企業創新能力評價體系,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無形資產轉化成信用,實現“不看磚頭看專利”的評價體系。

      紀志宏舉例說,“我們碰到一家氫能裝備制造企業,由于氫能產業發展處在起步階段,很多企業還在投入期,該企業財務方面表現為虧損,如果用傳統的評價方法則很難對其授信。但有了科創評價體系之后,我們組織行業內的專家隊伍對該公司專利進行了深入評價分析,發現他們的技術專利有200多項,質量非常高。按照新的評價體系,我們很快為這家企業辦理了授信業務。”

      谷澍認為,助力科創企業融資應實現“三個專門”,即為科創企業建立專門的評估和準入體系,組建專門的人才隊伍,設計研發專門的產品。

      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王衛東指出,金融作為資源配置的樞紐,既能為科技創新提供資金支持,又能為規避創新風險提供金融工具,是科技創新的重要保障。持續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機制,構建活躍的金融市場、暢通融資渠道和良好金融環境,引導更多資金流入科技創新領域,是金融機構的重要使命。

      (責任編輯:王擎宇)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