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漲漲又跌跌,忽冷忽熱的六月能否繼續布局?

      發稿時間:2023-06-13 11:13:09 來源: 華安基金

      來源:華安基金

      天氣越來越熱,投資市場卻變得忽冷忽熱。

      時間踏入六月,在市場持續震蕩下,熬了許久翻紅的基金在短短數十天變綠,多數基金的年內收益率由正轉負,欣欣向榮褪去,一切仿佛回到原點。


      (資料圖片)

      面對著經濟復蘇進程的波折與A股市場的震蕩猶疑,投資者的情緒難免受到市場影響,但結合當下的市場環境以及過往規律,我們找到了一些讓我們可以樂觀看待市場的線索。

      接下來就讓我們隨著解憂電臺的老基民們一起,看看是如何發現這些線索的。

      無需恐慌

      大跌之后更要給足信心

      甜甜圈小姐:

      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是“盛極必衰”,那么市場是否存在“衰極必盛”呢?

      觀察A股市場不同指數歷年表現,我們可以發現,各大指數大跌之后的年份,往往收益都不錯,比如2005、2008、2011、2016、2018等大跌年份后的一年。而過去的2022年,各大主要指數下跌均超過15%。

      (數據來源:Wind,2005.1.1-2022.12.30)

      再來看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數,自2005年以來,其始終保持震蕩向上的走勢。

      震蕩向上,自然意味著他的上漲并非一帆風順,每往上走幾步,就會往回退一步,然后再調整步伐繼續向上。

      盡管無法做到年年都收獲正收益,但這只指數還未發生過連續兩年的下跌。

      所以諸位投資者們無需恐慌,越是大跌,就越要給足信心。

      景氣新動能逆勢而上

      政策穩增長推波助瀾

      郝杰倫

      如果我們橫向對比去年4月底和11月就會發現,市場同樣出現過兩輪底部修復行情。

      去年4月底到7月份的修復中,在政策驅動力相對偏弱的環境下,景氣帶動了市場的修復行情;而去年11月,則是一輪政策寬松、預期扭轉下的系統性修復行情。

      所以在底部,我們需要關注政策和景氣這兩個核心線索。

      代表景氣度的新動能(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與整體走勢分化。

      (數據來源:Wind | 興業證券)

      統計局報告顯示,最近以來醫藥、專用設備、鐵路船舶航空航天設備、電氣機械器材等行業兩個指數均連續三個月位于擴張區間,產需保持增長。

      而政策層面的利好也會隨之體現,參考過去的應對策略,貨幣政策層面有望釋放利好以提振市場主體的信心。

      低估值帶來了高性價比

      這一信號你要知道

      十元妹子

      市場波動不止一時,2023年4月中旬以來,股債之間出現了明顯的“蹺蹺板”效應。

      一方面是權益資產出現了一定的回調,Wind全A、上證指數、創業板指等主要寬基指數都出現了不小的跌幅。而另一方面是國內無風險利率進一步下降,2023年5月29日,十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下破2.7%,利率水平創近期新低。

      (數據來源:Wind | 天風證券研究所)

      指數的低迷影響了市場整體的估值,截至2023年5月29日,上證綜指的整體市盈率在13倍左右、滬深300指數的整體市盈率不到12倍,當下股票市場的整體估值處在較低位置,資產具有極高的性價比。

      后續繼續回調的時間和空間都較為有限,行情出現反彈的概率較大,特別是對于偏左側以及持有周期較長的投資者而言,當前已是較好的入場時點。

      (責任編輯:葉景)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