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生活 |
      “齊刷刷”下調 基金收費難再“躺平” 全球要聞

      發稿時間:2023-06-08 08:20:41 來源: 中國網理財

      降費正在成為公募基金行業的一股熱潮。僅6月7日,逾20只基金發布公告宣布實行費率優惠。今年以來,近百只基金或下調管理費,或下調托管費。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發現,“齊刷刷”的降費動作背后,部分基金公司或是保殼需求,或是本著增厚投資者收益的目的。

      對于近期業內熱議的浮動管理費問題,部分基金經理對記者直言,“這很公平”,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公司或基金經理快速做大規模后“躺平”收管理費的現象。長期來看,公募降費是大勢所趨。

      債基和小微基金是主力軍


      (資料圖片)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76只基金下調管理費率(僅統計2023年以前成立的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下同),98只基金下調托管費。

      此外,僅6月7日一天,就有逾二十只基金發布公告,對通過部分渠道申購公司旗下產品實行費率優惠。

      如此“齊刷刷”的動作,引發業內普遍關注。

      不過,有公募人士告訴記者:“一些小微基金的管理費率下降力度比較大,可能是為了方便渠道資金進來,背后實際上是基金的保殼需求。”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多只小微基金降費幅度居前,有產品直接將管理費從1.5%下降到0.3%,還有多只基金從1%下降到0.3%。整體來看,管理費下降0.5個百分點以上的11只基金中,僅有2只基金規模超過0.6億元。

      另一位公募人士也表示:“我們近期對多只產品采取了降費措施,其實不僅是降費,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較之前也有所改變。近期和很多機構和渠道溝通后,了解了客戶的需求,想從多方入手吸引更多長期投資資金。”

      除小微基金外,債券基金是此輪降費潮的主力軍。Wind數據顯示,76只下調管理費的基金中,有60只為債券基金。

      盈米基金啟明研究員馮梓軒表示,近年來相關地產債和城投債經歷過一系列風險,債基的整體表現欠佳。而對于債基的投資者來講,其大多數都是以追求絕對收益的目標去購買債基產品,降低費率一方面體現了基金公司對投資者負責任的態度,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能增厚投資者收益。

      不過,記者關注到,公募管理費率“冷熱不均”。目前,仍有11只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管理費率不低于2%。其中,管理費率最高的一只達到3%。債券型基金中,有24只不低于1%,還有606只債券型基金管理費率在0.7%-0.8%之間。而貨幣型基金中,有21只管理費率高達0.9%。

      降費大勢所趨

      近期,招銀理財發行的一只“不賺錢不收管理費”的權益類公募產品,再次將公募基金浮動管理費問題推向話題中心。

      “我認為,浮動管理費或是大勢所趨。”某位基金經理對記者直言,這在業績端對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提出要求,或可以緩解一些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快速做大規模后“躺平”收管理費的現象。“業績好拿管理費,業績不好就不拿,這很公平。”他說。

      馮梓軒認為,浮動管理費的收費方式,實際上是一種將基金持有人收益與基金的收益同步綁定的計費機制。對于公募管理人來講,這種方式能夠體現出公募管理人對投資者的責任意識。

      馮梓軒表示,近兩三年以來,基金行業的競爭異常激烈,降費是基金公司讓利給投資者。但實際上,投資者的收益最終是由投資的底層資產帶來的,而不是減少一點管理費率就能獲得更好收益,更應該倡導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另外,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產品時,首要關注的仍是公募管理人的整體投研能力,以及對應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再通過設定合理的費率規則來達到一個投資者與公募管理人長期雙贏的局面。

      (責任編輯:譚夢桐)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22016495號-7

      聯系郵箱:939 674 6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