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以來,內地旅客赴港熱情持續升高。根據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披露的數據,今年1-2月已有逾62.8萬名內地旅客訪港,為2022年同期的75倍。伴隨著旅客到來一起火起來的還有香港的投資理財市場。匯豐銀行已經宣布,旗下3家分行將率先試行一周7天營業。赴港投保也將迎來新機遇,在小紅書上,有網友曬自己“打飛的”去香港買保險;香港的保險代理人也愈發忙碌,連休息日都已經排滿班。
為何香港保險如此受追捧?對于內地旅客來說,去香港買保險又該注意什么?
【資料圖】
險企與客戶的雙向奔赴
經歷了三年“寒冬”的香港保險業正在步入“小陽春”。
“從2月開始,保單預約量與日俱增,最近的保單預約已經爆滿。”一位從業五年的香港保險代理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最近咨詢及購買保單的內地客戶越來越多,非工作日的簽約都已經約滿。
隨著2月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一同被帶火的還有香港保險市場。據瑞銀實證所通關前調查顯示,受訪的1000名內地居民中,47%有意買境外保險,約2/3考慮在通關一年內投保。
為迎接內地旅客,香港金融機構也“摩拳擦掌”,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由于內地客戶大增導致的金融服務需求上升,匯豐銀行3月20日在香港對外宣布,旗下3家分行將率先試行一周7天營業。
“除加強員工培訓外,亦會通過適時調配人手和招聘,將服務內地客戶的國際銀行業務及保險相關團隊的規模擴大四成。”匯豐香港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分銷主管彭淑貞近日表示。
香港的保險公司則是推出了力度較大的優惠活動,上述保險代理人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現在簽單可以享受兩方面優惠,一是保費回贈優惠,就是第二年繳保費的時候抵扣,比如需要每年繳納10萬美元保費,回贈25%的話,那第二年就只需要繳7.5萬美元就可以了;二是預繳利息,如果不預繳,則無法享受預繳優惠。
一直以來,內地消費者是香港壽險市場新單保費的重要來源,隨著更多內地旅客赴港,香港保險市場也有望恢復往日活力。3月10日,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公布的2022年香港保險業臨時統計數據顯示,期內毛保費總額較上年同期下跌7.7%,但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業務保費為21億港元,同比上升200.3%。雖然恢復通關后的香港保險市場保費數據尚未出爐,但是可以看到內地訪客對香港保險加碼的趨勢。
信達證券分析師王舫朝預測,隨著香港和內地通關的全面恢復,內地赴港游客有望逐步上升,同時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升,內地居民相關財富管理和傳承、健康保障等需求有望逐步釋放,香港保險市場有望憑借市場化和專業化等優勢贏得更多內地客戶的信任,從而促進香港保險市場的增長。
收益、分紅優勢明顯
香港保險和奶粉、奢侈品一樣曾一度成為內地旅客赴港必買的“特產”。選擇多、分紅高、保費低、美元保單、全球理賠……這些優勢讓香港保險備受青睞。
內地訪客喜歡在香港買哪類保險?另一位香港保險代理人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目前儲蓄型保單咨詢量最大,她表示,大多數是奔著收益去的,香港的儲蓄分紅險年化收益率較高,很多熱銷產品在長時間投資之后,年化收益基本能夠達到6%,而且這類產品風險也不高。還有就是儲蓄的其他功能,比如美元保單對沖匯率風險,傳承功能以及資產隔離等。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公布的數據也提到,內地客戶群組購買的保單中約95%是以非整付方式支付(即非一筆過支付),終身壽險、危疾及醫療保險分別占保單的份額為41%、32%和19%。
實際上,自2022年內地“資管新規”正式落地,保本理財清零,投資者對能兼顧保本與收益的金融產品更加渴求。而近兩年漫天飛舞的黑天鵝、個別國家的匯率波動,也讓越來越多投資者意識到全球化資產配置的重要性。
不過,香港與內地存在監管規則、匯率、法律等多方面的差異,投保時仍需慎重對待。英國精算師協會會員及泰生元精算咨詢公司創始人毛艷輝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相比內地屬地投保,購買香港保險多了保費門檻限制、付費限制。兩地監管政策的不同,讓專業不對稱、信息不對稱等問題更為明顯。如果不考慮需求,跟風買香港保險,在后續的客戶服務方面,會有更多劣勢。
資深精算師徐昱琛進一步提示,消費者要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綜合考慮自身及家庭是否有海外資產的配置需求,不能盲目跟風;保險本身屬于比較復雜的金融產品,且涉及金額比較大,在投保時要找專業服務人員;在簽單時,也要符合監管要求,需要去香港完成簽單。
兩地保險加速互聯互通
香港是全球最發達、最開放的保險市場之一,憑借得天獨厚的優勢,香港成為國內外資金往來、貿易往來的中轉站。但是,對于內地消費者來說,由于外匯管制的原因,目前的理賠款兌換是個問題。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內地客戶在香港投保,當保費到期或中止,需要取回現金價值;或保單發生理賠時,相關資金需要匯入香港賬戶,很難匯入內地銀行賬戶。業內對于建立香港壽險服務中心的呼聲越來越高。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也有政協委員提出了相關提案。
政策端的不斷調整也有望為兩地保險市場的新發展帶來助力。2022年12月,香港特區政府發布《香港保險業的發展策略藍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以內循環“推廣者”角色參與“雙循環”策略的理想切入點,香港正爭取于南沙和前海等地成立保險售后服務中心,并將進一步研究實現連接內地與香港保險市場的可行模式,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風險管理中心和成熟完備的保險樞紐定位。
在上個月,央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發布的《關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也提到,允許境外特別是香港地區金融機構在前海合作區設立人身險公司、財產險公司、保險控股公司完善跨境保險業務,加快在前海合作區等設立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
談及兩地保險互聯互通,徐昱琛直言,目前對于粵港澳大灣區保險服務中心的建立還在研討中,如果未來順利落地,對于香港保險的售后服務,包括保費的續繳、理賠以及跨境資金的進出,都有望通過保險服務中心變得更便利。
(責任編輯:孟茜云)標簽:
- 赴港投保“小陽春” 收益、分紅優勢明顯
- 《巴基斯坦尋根之旅》 :探觸一個不為外界所知、多色彩和多聲部的巴基斯坦-焦點速讀
- 讓幸福觸手可及 公益性崗位助力困難群眾“家門口”就業
- “邯石歐”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 拓展京津冀高附加值物流服務_環球動態
- 地球是一顆處于不斷變化中的星球,我們有理由對我們的家園著迷
- 全球報道:蒲白建新煤化公司到亭南煤業公司開展對標交流學習
- 全球信息:蒲白建新煤化公司:她們的“煤”好芳華
- 【天天聚看點】陜煤蒲白建新煤化:精細管理結出了“金疙瘩”
- 當前快看:衡南縣舉辦2023年充分就業社區(村)創建培訓班
- 蒲白建新煤化:量身定制培訓套餐 打造卓越人才隊伍-環球觀察
- 不喜歡,這是不好的動畫片
- 【道德經】二七·善行無跡_資訊推薦
- 全球通訊!青鳳要梅花十三去玄武國北邊找的人是誰?會是梅花大俠嗎?
- 3月機票預訂較疫前增長明顯 旅游城市淡季不淡
- 成都軌道交通建設再傳好消息 27號線一期工程全線車站封頂
- 擔憂海底撈包間留宿成為網紅項目并非瞎操心
- 造型“比翼齊飛”! 軌道交通資陽線效果圖驚艷亮相
- 愛水護水 守護家園
- 花海列車入畫來|焦點速遞
- 世界微頭條丨泰國旅游局:男模餐廳“噶腰子”等說法為謠言
- 廣東清遠:國內首條磁浮旅游專線首車正式上線
- 春季賞花游不斷升溫 北京成熱門春游目的地_世界訊息
- 從“實驗室”到“大市場”丨這支清華團隊在成都都干了啥?
- 焦點快報!“一起聯手,共創明天” 中國人壽傾力助陣2022-2023賽季CBA聯賽四川主場賽
- 成都高新區發放超千萬汽車消費補貼
- 諾安基金宋青:“順風微波日千里” 當前黃金配置價值突出
- 精彩看點:百億級私募最新持倉曝光 高毅、景林等重倉股浮出水面
- 消費貸不可重貸輕管 全球速遞
- 基金分紅:銀華順益一年定期開放債券基金3月28日分紅
- 大學生造黃謠被嚴厲處分,媒體刊文:不縱容是最好的警示_世界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