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數量已逾600個 個人養老金產品該怎么選?|當前要聞

      發稿時間:2023-03-18 08:15:40 來源: 中國網理財

      “尊敬的客戶,我行已獲個人養老金首批資格,每年最高繳存12000元,最高省稅5400元。現誠邀您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廣州市民小陳表示,自從去年年底,他就一直接到不同銀行發來的信息,但是對于個人養老金產品到底怎么選,小陳卻犯了難。

      自2022年11月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啟動實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36地先行落地。在產品端,個人養老金賬戶資金可自主投資的儲蓄、理財、保險和公募基金也于今年2月正式全員集齊。近期,個人養老理財和保險產品更是相繼更新,雙雙擴容,據羊城晚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兩類產品數量分別已經增至18只和20只。記者查詢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發現,目前包括儲蓄、基金、理財和保險的個人養老金產品已超過600個,如何用好這筆“額外保障”,也成為熱點話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個人養老理財產品擴容加速

      個人養老金,被稱為養老第三支柱,與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和第二支柱企業(職業)年金共同組成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的“三大支柱”,成為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備受關注。

      2022年《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正式發布規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資金用于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

      其中,個人養老理財產品雖起步較晚,卻在短期內頻繁發力。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在今年2月10日發布首批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名單,包括工銀理財、農銀理財和中郵理財的共7只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7只全部為公募類凈值型開放式產品,其中新發產品5只、存續產品2只,除1只產品為混合類產品外,其余6只產品均為固定收益類產品。

      到2月24日,中國理財網公布第二批名單,中銀理財也納入隊伍當中,整體發行數已經達到18只。

      羊城晚報記者梳理發現,上述理財產品多設置最短持有期限,上至5年,下至360天。其中,超10只屬于固定收益類,少數為混合類,風險等級多為R2中低風險。

      業績比較基準不代表收益承諾

      以新上架的產品為例,工銀理財·“鑫得利”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2018年第32期)、“鑫得利”量化策略聯動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2018年第4期)的業績比較基準分別為3.0%和3.20%-3.50%;中銀理財“福”(1年)最短持有期固收增強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為3.70%-4.20%。

      需要提醒的是,業績比較基準為投資管理人綜合投資范圍及比例、策略、市場等測算得出的預估值,不代表產品未來實際收益,也不構成對該產品未來任何的收益承諾。

      “雖然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基本是開放式產品,但是封閉期在1-3年之內,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資金的流動性,從另一面來說也具有長期性。”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雒佑分析稱,從投資風格看,多數產品都是中低風險,類似于公募的固收+類產品,在穩定性和收益性上有所保障,適合大部分穩健型或者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購買。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同樣表示,新增的理財產品仍采用符合長期養老需求的資產配置策略,延續和強化了“長期、穩健、增值”三大屬性。

      投資需考慮自身實際和風險偏好

      隨著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預測我國個人養老金業務將具有萬億增長空間。對于潛力巨大的養老市場,除了各家銀行“摩拳擦掌”,基金、券商、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也紛紛加快步伐。

      羊城晚報記者從中國銀保信官網獲悉,當前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名單也經過了多輪更新。截至3月13日,相關產品數量已從最初試點的7個擴容至25個,保險公司也由6家拓展至15家。

      “其實之前不少客戶都會主動咨詢并購置一些稅延養老保險,且年化結算利率大致在4-5個百分點,收益還是不錯的。”一位保險業內人士表示,現在針對個人養老金領域設置了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還涵蓋兩全險、萬能險、年金險等類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大家更多關注補充養老金的問題,也能促進險企繼續探索個人養老金產品開發差異化策略。

      羊城晚報記者通過查詢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發現,目前個人養老儲蓄產品共465個,基金產品共137支,加上前述提到的理財和保險,個人養老金相關產品超640個。

      面對600余款個人養老金產品,投資者應如何選擇?

      廣發銀行財富管理及私人銀行部首席產品專家肖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由于存款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可作為個人養老金投資的“壓艙石”,同時,當前市場存款利率呈現下行趨勢,買入較長期限的定期存款,可以長期鎖定利率,抵御利率下行風險。

      就基金產品類型來看,根據投資策略不同,養老目標基金分為養老目標日期及目標風險基金兩類。據介紹,養老基金則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投資風險偏好需求。

      “根據生命周期理論,投資者隨著年齡增長,風險偏好逐漸下降,也就是說,一般情況下,年輕的時候風險承受能力更強,更追求高收益,臨近退休,更看重投資穩健,希望規避高波動、高風險。” 肖怡表示,養老目標基金產品可以根據投資者不同年齡階段的風險偏好動態調整資產配置比例,隨著退休日期的接近,對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權重逐漸下降,不需要投資者自主調整,更適合沒時間打理資產或者不愿意主動管理投資,希望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的投資者,比如目標日期是2035年的基金,就是適合預計退休日期在2035年左右的70后80后人群。

      雒佑同樣認為,投資者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購買。對于只想“保本”的投資者來說,銀行存款、保險產品可以多做配置,此類產品防御性較強,收益更為確定。對于想要獲取更多增值的投資者來說,首選基金,其次理財,這兩種產品波動性雖然會高一點,但是彈性也更大。

      “在具體的品種選擇上,比如對于FOF養老基金,年齡越小,可以選擇越積極的產品,這樣可以保持更高的購買力。”雒佑特別提到,養老產品無法中途提取,所以在資金的分配上要留足流動性,按需購買。

      (責任編輯:王擎宇)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