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作者:王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 “社牛”的人,總體會比孤僻的人更長壽——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兩篇論文,論證了這一觀點。
- 2023年3月6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何森、王自瓊團隊在權威期刊《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Journal of Epidemiology &Community Health)發表的論文揭示,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與中國老年人的總生存期延長相關,特別是幾乎每天參與社會活動更有利于長期生存。
- 這篇論文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另一研究團隊此前發表的論文,產生了有趣的聯系。去年9月2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董碧蓉、趙云利團隊聯合加拿大學者、蘭州大學學者在《柳葉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發表的論文揭示,獨居與65歲以下個體的死亡率增加有關,而且這種關聯男性可能比女性更強。
幾乎每天都社交的老年人更長壽
3月15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來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何森副教授、王自瓊博士面對記者講述了該項研究的背景、方法、結論和健康提示。他們最近發表的論文題為《社交活動頻率與老年人總體生存率之間的關聯:來自中國的長壽健康縱向調查結果》。
據介紹,世界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日益嚴峻,中國是目前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根據我國2021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占13.50%。據估計,我國將在2027年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即65歲以上老人比例高于15%;2040年進入超級老齡化社會,即65歲以上老人比例高于20%。
在這種背景下,“積極老齡化”或者“成功老齡化”的倡導和促進為老齡化社會的發展開辟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和道路。其中,參與社會活動是“積極老齡化”或者“成功老齡化”的重要戰略措施之一。
然而,關于參與社會活動對健康影響的證據主要來自西方國家的普通人群,對于非西方國家老年人群參與社會活動與健康之間的關系知之甚少。為了進一步填補該領域的空白,我們利用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CLHLS)的數據進行了研究:分析了社會活動頻率與老年人中期及長期生存之間的關系。
本研究納入了CLHLS數據中2002年、2005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的跟蹤數據集,最后一次隨訪是在2018~2019年。通過納入排除篩選后,研究最后納入分析了28563名老年人,中位年齡89歲,其中男性11855名。根據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的頻率,分為5組:幾乎每天,不是每天/但每周至少一次(每周),不是每周/但每月至少一次(每月);不是每月/但有時(偶爾),不參加。
在分析社會活動頻率與老年人中期生存之間的關系時,研究結果提示從基線到隨訪的第5年,參與社會活動越頻繁,老年人活得越久的可能性越大:與不參加社會活動的老年人相比,偶爾、每月、每周及幾乎每天都參與社會活動的老年人生存時間得到了顯著延長,分別延長了42%、48%、110%及87%。
但在分析社會活動頻率與老年人長期生存之間的關系時,即社會活動頻率與超過5年的長期生存之間的關系時,該研究團隊觀察到,與不參加社會活動相比,偶爾、每月及每周參加社會活動均不能有效延長長期生存時間。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每天都參加社會活動的老年人的生存時間延長了204%。
上述研究結果是在充分考慮了其他潛在混雜因素,比如性別、教育、婚姻狀況、家庭收入、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生活方式、合并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癌癥、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等)的基礎上得到的,并進行了一系列敏感性分析從多個角度驗證結果的穩定性。
獨居中青年死亡風險更高 尤其是男性
何森副教授、王自瓊博士發表的上述論文,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另一研究團隊此前發表的論文,產生了有趣的聯系。2021年11月,彼時在加拿大訪學的四川大學臨床醫學院老年醫院博士研究生趙云利,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董碧蓉教授的指導下,聯合加拿大學者、蘭州大學循證中心臨床研究學者,展開了對獨居和死亡的相關性研究。
在這項研究的背后,是全球獨居人口的急劇增加。據歐睿信息咨詢公司的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在全球范圍內獨居人口都在急劇增長,這個數字已經從1996年的1.53億增長到了2006年的2.02億,在短短十年間增長了33%。根據2021年中國統計年鑒,全國共有家庭戶49416萬戶,其中“一人戶”有125490007,超過1.25億,
“當時我們查閱文獻,發現在既往的研究中,獨居和死亡的相關性不太明確,所以我們就想探索一下獨居是否會增加死亡風險。”趙云利告訴記者。為此,其研究團隊采用了薈萃分析的方法,納入了18個隊列研究,涉及62,174名成年人。
趙云利介紹,既往研究顯示,一方面,獨居可能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抑郁癥等不良后果相關;另一方面,當出現危險情況時,獨居人群接受到及時救援的概率會小于非獨居者。經分析發現,獨居會增加65歲以下人群的死亡風險,男性增加41%,女性增加15%。分析也表明,獨居與75歲以上人群死亡風險的關聯并不顯著。
為什么獨居男性的死亡風險比獨居女性更高?趙云利解釋,在獨居的男性中,可能會更容易出現吸煙、飲酒、攝入高鹽食物、減少運動量的現象,這增加了患病的風險。“相比獨居女性,獨居男性可能更需要他人的鼓勵,來維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2022年9月29日,這項研究論文發表在《柳葉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題為《獨居生活與社區居住成年人的全因死亡率:系統評價與薈萃分析》。
提示
積極健康地社交 維持良好生活方式
通過上述研究,何森、王自瓊團隊認為,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與中國老年人的總生存期延長相關,特別是幾乎每天參與社會活動更有利于長期生存。因此,為了實現社會活動的長期有益效果,政策制定者應著眼于適當的社會干預,以提高老年人對社會活動的參與度,從而為全球老齡化時代的成功老齡化做出貢獻。
何森表示,推薦廣大老年朋友多參加積極健康的社交活動,例如散步、棋牌、郊游、唱歌跳舞,這樣既鍛煉了身體,也愉悅了內心。
趙云利也提示大家,尤其提示廣大中青年,應盡量避免獨居,如果避免不了,則需保持自律,維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健康。
(責任編輯:王擎宇)標簽:
- “社牛”老人活得更久 獨居男性死亡風險比獨居女性高|播資訊
- 已有多位中國公民入境受阻,我駐秘魯使館提示——-當前消息
- 英國:4月5日起取消對自中國大陸入境者的行前新冠檢測要求
- 媒體稱在水下約九百米處發現美軍墜毀無人機_全球報道
- 埃爾多安:土耳其已決定啟動批準芬蘭加入北約進程
- 17日美元指數顯著下跌,紐約金價上漲
- 一坨沾著貼圖奶油的屎做成的提拉米蘇_當前熱文
- 【焦點熱聞】北京海關首次“云簽發”出口檢驗檢疫證書
- 《臍帶》用母愛溫暖浸潤觀眾心靈
- 網購古玩原石風險遠超線下
- 點亮消費季提升協同效能_當前消息
- 首個中國工程院院士在港工作站揭牌
- 每日精選:希望經典的IP不要逐漸被毀
- 世界微動態丨一般中等吧,第七話后面看的人昏昏欲睡
- 【淺談】博人傳漫畫79:故事的內核是個悲劇
- 全球頭條:江戶盜賊團五葉
- 每日聚焦:質量尚可一看的日常喜劇動畫,講講大家關注(想看)的劇情
- 全球球精選!珍珠湖風景區自駕游_珍珠湖風景區
- 每日看點!分手后qq網名霸氣十足_分手后的qq昵稱
- 當前觀點:四川:楊德宇赴廣東省、安徽省開展投資促進活動
- ?擬向多孩家庭傾斜!北京優化租房提取公積金,每月提取上限提高|環球要聞
- 為做好“丫丫”飼養護理運返,中國專家已抵達孟菲斯動物園
- 重回五棵松!北京首鋼戰勝新疆伊力王酒-世界簡訊
- 世界微頭條丨HIGH CARD 第十一集 - chris - 預告
- 無限流這么改編,避重就輕實屬本末倒置,極其下成的做法。-當前最新
- 全球要聞:美國硅谷銀行母公司宣布尋求破產保護
- 重現雁塔懷古、運沙煙柳!德州大運河生態廊道一期提前完工
- 全球觀天下!福建福州到香港西九龍高鐵4月1日起恢復開行
- 俄羅斯外交部宣布:禁止23名英國人入境
- 喜報!國乒提前鎖定WTT新加坡大滿貫女雙冠亞軍_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