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公益 | 彩店 | 奇聞 | 速遞 | 前瞻 | 提點 | 網站相關 | 科技 | 熱點 | 關注 |
      天天快資訊丨一周內3家銀行“拒贖”二級資本債 業界稱不贖回頻發或提升發債成本及難度

      發稿時間:2023-03-17 08:23:47 來源: 中國網理財

      在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壓力上升的大背景下,城農商行選擇不贖回二級資本債的現象頻發。據記者統計,3月10日以來,已有3家商業銀行發布公告稱,選擇不贖回二級資本債。

      受訪專家認為,中小銀行較為依賴以互持方式發行的二級資本債,這也是其補充資本的主流方式之一。不贖回現象的頻繁出現,有可能會進一步加大中小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的成本和難度。

      不贖回二級資本債增至53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二級資本債的期限普遍為“5年+5年”,且設置了發行人贖回選擇權。商業銀行通常在第五年末贖回后續發新債,之所以如此操作是因為,按監管規定,在到期前五年該類債券計入二級資本的本金每年衰減20%,若不提前贖回,補充資本的效果會逐年遞減。

      通常而言,當商業銀行預計贖回后會出現資本充足率承壓或很難重新發行資本補充工具時,會放棄贖回權。國盛證券固收團隊首席分析師楊業偉對記者表示,“行使贖回權后發行人資本水平仍要滿足銀保監會規定的監管資本要求,且行使贖回權須銀保監會批準,并滿足使用同等或更高質量的資本工具替換被贖回的工具,或者行使贖回權后的資本水平仍明顯高于監管規定的資本要求。”

      對于二級資本債的投資者而言,商業銀行選擇不贖回可能讓投資者面臨估值損失,這反過來也會增加商業銀行的發債難度和成本,因此,不贖回對投資者和商業銀行都有負面影響。

      民生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譚逸鳴對記者表示,“銀行二級資本債此前多由銀行之間互持為主,不贖回事件對市場信心有所影響,對未來二級資本債的贖回預期將在一定程度上約束買方需求,特別是對估值和市場信心會形成沖擊,這或貫穿整個2023年。”

      從受影響的主要機構來看,中小農商行和城商行既是不贖回二級資本債的主要機構,也是未來受不贖回事件影響較大的機構。

      據記者統計,53只宣布不贖回二級資本債的發行主體中,城商行9家,農商行36家,部分銀行多只債券選擇不贖回。楊業偉表示,不贖回的商業銀行普遍存在贖回日前的資本充足率較監管紅線空間較小,不良貸款率較高,凈利潤呈波動、下降等特征。

      具體來看,東方金誠去年發布的跟蹤評級報告顯示,受同業競爭加劇以及減費讓利政策的施行,跟蹤期內安徽太和農商行凈息差持續收窄,盈利能力繼續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受盈利能力下降影響,該行資本積累減緩,但信貸業務快速增長帶動風險資產較快增加,其資本充足率持續下滑,面臨較大資本補充壓力。

      中小銀行亟須拓寬資本補充渠道

      實際上,中小城商行、農商行不僅要應對二級資本債不贖回給整個行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也面臨在新的監管規則下通過二級資本債補充資本難度提升的難題。

      今年2月18日銀保監會和央行聯合發布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將銀行二級資本債風險權重由100%上調至150%。也就是說,未來商業銀行互持、配置二級資本債的成本將提升,資本補充壓力或將倒逼商業銀行通過更高票息發債。譚逸鳴表示,風險權重上升,短期內將提高中小銀行持有成本,長期內或會導致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壓力加大。

      基于此,業內人士認為,面對新的資本補充環境,中小城農商行亟須拓展資本補充渠道。招聯金融首席分析師董希淼對記者表示,不贖回只能暫時解決資本壓力,不是長遠之計。目前中小行資本補充工具匱乏,未來監管部門要加大支持力度,鼓勵中小行通過內源與外源相結合的方式拓寬資本補充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辦法》對銀行永續債的風險權重維持不變。因此,多位業內人士預計,2023年中小銀行永續債和二級資本債仍將是補充資本的主要手段,同時,在新增專項債規模仍不低的背景下,中小銀行專項債亦會進一步發揮補充資本的作用。

      (責任編輯:王擎宇)

      標簽:

      責任編輯:mb01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聯系我們

      生活晚報網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17 www.8x5.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豫ICP備20022870號-23

      聯系郵箱:553 138 779@qq.com